残疾婆婆乐当社区老人“家长”

  江汉区居民熊冬英年过六旬,虽然身有残疾,却变卖家产开办养老院,累计照顾160多名老人和残疾人。“她办的不是养老院,而是家,她就是我们这个家的‘家长’。”养老院的老人们说。

  熊冬英幼年患上了佝偻病,脊柱侧弯落下残疾。婚后,由于婆婆患严重哮喘病,她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任。“那还不是最困难的时候。”熊冬英说,1985年,儿子出生了,可由于遗传原因,儿子也成为肢体残疾人。为多省下一点钱供儿子读书,儿子住校不在家的时候,熊冬英每天都是馒头和白开水度日,等到儿子双休回家才做一两碟荤菜。

  熊冬英不仅在家里是好媳妇、好母亲,她还一直关爱着身边十多位老人。1995年,一位92岁的邻居太婆突然大量便血,卧床不起却无人照顾。熊冬英知道后,每日为太婆端屎倒尿,三餐饭菜也都从自家送去。儿子问她:“为什么你总要关心这些老人,好像从来都不厌烦?”她说:“我看到老人们这样邋遢,心里就很难受,每个人都是要老的,我希望他们都能清清爽爽的。”2007年,她变卖家产,在江汉区水仙里社区开起了养老院,专门照顾老人。

  被她的事迹感动,武汉科技大学一名大学生李雪莹跟随熊冬英拍摄了一个月。她在拍摄手记中这样写到:“有一次,我陪她一起去探望一位与她素不相识的中风老人。那位爷爷长期卧床,身上长了很多褥疮,皮肉都腐烂了。当时,我本能地退回门口,可她却好像什么异味都没闻到一样,熟练地为老人翻身、清洗。这一次,我又流泪了。我对自己说:‘她可以,我也一定可以。’于是我又重新走近了床前。”熊冬英的默默付出,感动了身边所有的人。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