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嘉祥县信访局、台办分别接到一封来自哈尔滨的81岁的老人寄来的感谢信。信中说:家乡的政府领导把他家的私人小事当作大事来办,帮助其解决了家庭纠纷,使他在异地他乡能够安度晚年,非常感动,深表感激。
特殊的来访群众
2010年9月21日上午9时,嘉祥县信访局群众服务大厅迎来了一位老者,说要向政府寻求帮助。大厅接待人员热情地将老人搀到接谈室,给老人倒了茶,仔细、耐心地听老人诉说。老人叫刘训诲,台湾省台北县人,祖籍嘉祥县嘉祥镇刘庄村 ,1948年从大陆到台湾,后又在台成家,大陆留有一女叫刘凤蝶,现住嘉祥镇前庙村。近几年,刘训诲觉得自己年龄越来越大,萌发了叶落归根的想法。2001年回大陆探亲期间,花10.5万元,在县演武小区购买一套住房,回台期间,钥匙交给女儿刘凤蝶,房屋由女儿管理。2010年5月,刘训诲和60多岁的老伴一起从台湾回老家居住,期间老伴与女儿刘凤蝶发生纠纷,坚决要求回台,并提出必须把刘训诲买的房子卖掉,不能留给刘凤蝶,否则,就离开刘训诲老人回哈尔滨亲戚家。一边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一边是自己暮年之伴,刘训诲老人左右为难,非常痛苦,没有办法,向政府求助。
特事特办 马上就办
刘训诲老人特殊的台胞身份,让县信访局的工作人员感到这不是一起普通的信访案件,应特事特办,马上就办,他们立即向县委分管领导汇报。分管领导当场批示,由县信访局、台办、司法局、房管局、公证处、嘉祥街道办事处共同成立工作组,尽快妥善解决。
工作组的同志接受任务后,马上开展工作,立即找刘凤蝶了解情况。通过了解,刘凤蝶也表示非常痛苦,父亲已经81了,却不能叶落归根。工作组的同志以父女亲情,耐心细致地做刘凤蝶和刘训诲的老伴的工作。最后,刘凤蝶表示,为了老人晚年的幸福,虽然家里很困难,但会想法筹集一部分钱给老人,把房子留下,让老人随时回来住,也算是尽尽自己做女儿的孝心。刘训诲的老伴也表示,到哈尔滨亲戚家暂住一些时日,待消消气后再回来住。
我的心永远在嘉祥
28日,工作组的同志陪着刘凤蝶和刘训诲的老伴,把刘凤蝶东凑西借来的20万元存入了刘训诲的银行账户,并把房产手续变更在女儿刘凤蝶名下。县台办的同志给刘训诲老人购买了到哈尔滨的火车票,10月2日,刘训诲老人和老伴离开了嘉祥。
临别时,刘训诲老人颤抖的双手紧紧握着为他送行的工作组的同志,激动地说:“我的心永远留在了家乡。” 泪水模糊了刘训诲老人和女儿的眼。从老人的眼里,我们还感受到了老人深深的无奈和遗憾。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