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重阳节,对巴州区曾口镇飞马村的102名 “留守老人”来说有些特殊。73名在外打工的村民共同捐资,为他们举行了一个隆重的表彰大会。
表彰大会在一个农家小院里举行,102名老人投票评选出5名“老有所为奖”获得者,奖品是每人一张奖状、一个水瓶、一个水杯,80岁以上老人每人获得一个热水袋。
据飞马村村支书李于科介绍,飞马村总共有134户、501口人。因大量青壮劳力外出打工,村中剩下100多名 “留守老人”。10多年来,这些老人不仅要照顾好子孙,还要耕种500多亩土地,并且改造了全村的农电,修通了11公里村道,连垮塌的学校也被修缮一新,他们的精神感动了在外的打工者。从1993年起,就不断有外出务工村民捐资,委托村两委在重阳节期间为“留守老人”举办表彰大会。17年来,已有51名留守老人受表彰。
5名“留守老人”受表彰
10月13日上午9时许,欢快的歌声从飞马村四组组长周永川家院坝里的高音喇叭中传出。不少老人正赶往周永川家,参加这次表彰大会。周家院坝里摆满了桌凳,阶沿上的桌子上放着10多个热水瓶和不锈钢水杯以及热水袋,写有“飞马村重阳节暨‘老有所为奖’表彰大会”的标语高挂在屋檐下。
11时30分,飞马村村支书李于科手持麦克风宣布“老有所为奖”表彰大会正式开始。院坝里102名老人分坐在10多张桌子旁,飞马村老龄协会的4名代表公布10名候选人后让老人们举手表决,确定了5名当选者。
“李中迪、李国志……上台领奖!”随着村支书李于科话音一落,5名老人在热烈的掌声中一一走上前台领取奖品:每人一张奖状、一个刻有“老有所为奖”的热水瓶、一个水杯。随后,村支书李于科还和村老龄委的代表为村上10名8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放一个热水袋。
飞马村三组老人李国志笑嘻嘻地抱着热水瓶和水杯,小心翼翼地将奖状叠好放到裤袋里。他说,他回家后要将奖状张贴在堂屋内让儿子们看看,将热水瓶和水杯锁在箱子里保存,以留给子孙后代做纪念。
更多农民工要求捐资
“这些‘留守老人’太辛苦了,我很感动,他们忍受孤独,给我们村作出了贡献。”10月13日,飞马村四组“留守老人”周国华的女婿李思波称,他在外务工多年,每次回到村里都看到“留守老人”劳作的身影时,感觉到特别心酸。
10月13日,李思波特地抽空从外地赶回老家,捐资4000元,摆了15桌宴席,请102名老人吃了一顿香喷喷的坝坝宴。在“老有所为奖”表彰大会上,李思波代表全村在外务工人员向102名“留守老人”鞠躬致谢。
据飞马村村支书李于科介绍,目前该村又有4名在外务工人员准备捐资,希望以不同的方式感谢这些可敬的留守老人。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