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93岁的老人,在20余年里自费出诗集4本。眼下,他的第5本诗集正在积极筹备中。诗歌内容不仅歌颂美好生活,还反映了多年来的世事变迁。老人用自己的“余热”来激励时下的年轻人。
93岁高龄的丁宗文老先生住在嵊州市北直街,一条名为西绣衣坊的小巷子里。小巷子闹中取静,丁老先生就在自家那间不大的书房里,潜心研究诗歌。退休前,丁老先生是一名教师,偶尔得闲,便会作上几首诗,与亲朋好友分享。多年来,丁老先生的诗歌在不同杂志上发表,他也因此成了中华诗词学会和浙江省诗词学会的一名会员。
1984年,退休后的丁老先生有了更多时间可以花在诗歌研究上,他开始整理以前的旧作,想把它们印刷成书。诗歌的内容从抗战的艰辛,到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从港澳回归祖国,再到“神六”上天……丁老先生用诗歌的形式见证了时代变迁,表达了他的爱国爱乡之情。丁老先生的家人和学生、朋友看了诗歌后都颇为感慨,他们认为,老人的诗歌表达了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对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有一定的鼓励与激发作用。
关于诗集的名字,丁老先生苦思良久,最终定名为《素心吟草》。丁老先生说,这个书名源于他喜欢的诗人陶渊明的一首诗:“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同时,丁老先生也以“文者,素心也;素心,心地洁白也”来自勉。经过多年的努力,1994年,丁老先生自费印刷出了《素心吟草》第1集。2001年和2006年又分别出了《素心吟草》第2集和第3集。2009年,丁老先生又自费印刷了一本《嵊州诗词史略》,内容是他对嵊州诗歌史的研究和考证。
而今,丁老先生正在对《素心吟草》第4集进行校对,即将送去印刷。丁老先生的儿媳妇也成了他的好助手,她对记者说,老人虽已93岁高龄,但写起诗歌来依然才思敏捷,一丝不苟。因为眼睛看不清楚,这些年来,他都是拿着放大镜一字一句地查阅资料与写诗作词的。“他的诗歌和创作热情的确打动了很多人,每当亲朋好友看到他在书房中研究诗歌的样子,都颇为感动,说那是一种对学问的尊敬。”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