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老人要讲究方法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既是社会的责任更是儿孙的义务。老年人在生理上有其本身的特点,因此敬老、爱老也要讲究科学和方法,不能主观地按现代年轻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去强行改变老人的生活环境。那就陷入盲目孝顺的骗局中了,有一些年轻人把孝敬老人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包”字,认为老人只要有吃有穿就完事大吉,为此甚至让老两口分开居住。也有的年轻人认为,只要让老人高兴就好,因而不管是吸烟、喝酒一切都无原则地满足。还有的儿女,不管老人是否需要,整天大包小包的补品买给老人吃,结果反而引出许多毛病。总之,有些儿女虽费心不少,但老人并不满意,或不适合老人实际需要,甚至还出现让人意料不到的不良后果。那么,该怎样按照老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孝敬老人、科学安排老人的生活呢?

  首先要有孝心。行孝是一种充满爱心的行为,尊重、关心父母,不随意欺骗,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满足父母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说话和蔼,非原则的事情多谦让,批评和建议要委婉、耐心。其次要尽力而为。尽孝要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既满足老人的需要,也不耽误工作。第三要重精神慰籍。物质生活有了保障之后,父母们最期盼和最渴求的是子女的精神慰籍。作儿女的能够经常问候,日常生活伸一把手,生病时多探视,有暇时和他们唠叨唠叨,他们就心满意足了。独居老人更希望子女能够常回家看看。让老人精神愉快、健康长寿,比给他们贵重的金银首饰都实在。

  另外,在大家庭尽孝,子女间要协商解决。兄弟姐妹之间,彼此的经济、工作和家庭条件均存在差别,赡养、照料老人,应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人人有孝敬父母的责任与义务,不能借口其他人已经尽孝而为自己不尽孝开脱。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