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五保老人被曝在奶牛场打工放牛赚取微薄薪酬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我们经常把敬老服务中心比作五保老人温暖的家,但是最近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敬老服务中心,却有多名五保老人在中心主任的默许下到附近奶牛场打工放牛,赚取十分微薄的薪酬。详细情况我们来连线黑龙江台记者于桂荣:

  主持人:先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事件的详细情况好吧?

  记者:最近有听众反映,哈尔滨市松北区敬老服务中心名叫孙井才、王贵义、姜春生、尹铁等的多位五保老人在中心主任的默许下到附近奶牛场打工放牛,赚取十分微薄的薪酬。我们随后来到松北区青山镇李家村派出所附近的松北区敬老服务中心。我们看到住在这里的五保老人,多数腿脚不便,还有几人患有较重的眼疾。

  攀谈中记者得知,孙井才、王贵义、姜春生、尹铁等人,都是这里敬老服务中心的五保户。经过大家的指引,我们找到了孙井才老人。孙井才说,过去他和姜春生的确去过附近屯子的一个叫“冯文臣奶牛场”(音)的地方放牛,工钱是500块,近来服务中心以出门不安全为由,不再允许院民外出干活。

  由于老人们说话不是很清楚,所以我们又找到敬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一位姓马的、还有一位姓訾的工作人员承认服务中心确实有多名老人曾经去奶牛场打工。姓马的工作人员还说,奶牛场因为缺少劳动力,就与中心主任张大奎议定让中心适合的五保户去做放牛、看门等工作,晚上住在奶牛场。工钱和正常人水平一样。后张大奎听说这种情况不允许,便开车将他们接了回来。

  主持人:那像五保老人这样的群体,敬老服务中心是不是可以允许他们外出打工赚钱呢?发生这种情况又该怎么处理呢?

  记者:按照《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五保老人是不应该去打工赚钱的。因为按照规定,五保对象指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这些人由民政部门提供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提供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以及办理丧事等事宜。简单来说,五保就是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孤儿保教。根据五保对象的意愿,可吸收五保户入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户入院自愿,出院自由。实行分散供养的,应当由乡镇政府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受委托的抚养人和五保对象三方签订五保供养协议。

  从规定中我们看得出来,五保老人都是不具备劳动能力的人,所以不应该被允许去打工赚钱。

  而对于这一事件,目前民政部门已经开始调查了解情况,如果发现严重问题,将按相关规定作出严肃处理。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