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妈的病咋样了,我到了先去看她!”10月20日上午,孙大明骑着自行车,寻思着。
从造纸厂宿舍的家骑到位于建华区附近的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分院,单程100分钟左右,每周孙大明都要走一回,他要去那里义务照看他牵挂的“三无”老人们,这样的坚持已经15个年头了,从来没有间断过。
“大明来了!”“大明,大妈昨天梦见你了!”“大明,一会儿到我这儿坐坐。”“大明可好了,给我们洗衣服、擦玻璃,啥活都干,还负责陪聊呢!”孙大明刚走进福利院,老人们见他来了,都很高兴,纷纷亲切地招呼他。“李大妈你牙痛好了吧!”“我过一会儿就看你去,何大爷。”大明笑呵呵地,回应着大妈大爷的话。
“大明来看我,我的病好了大半。”87岁的张艳芬老人见到孙大明,瘦小的脸上就笑开了花。前几天,张艳芬老人摔了一跤。老人骨质疏松,这一摔腿伤了不能下地,需要人照顾。老人想坐起来,孙大明把枕头倚在老人身后,让老人靠着舒服些,孙大明给老人洗了小柿子,喂给老人吃。
陪张大妈聊了一会儿,老人该休息了,孙大明又去看84岁的王艳芳老人。1995年春天,孙大明第一次来到养老院做义工,照顾的第一位老人就是王艳芳,王艳芳老人和孙大明相处得比亲人还亲。
“大明第一次来给我这擦地打扫卫生,那时才十八九岁吧,现在都37岁了!”“我想他和‘一阵风’那些学雷锋的一样,干一下就再也没影了,可没想到,这孩子实诚,一干就是十多年。”说起孙大明对她的好,王艳芳老人有太多的话说。“那年冬天我突然想吃地瓜,大明回头就给我买回来一个热乎乎的地烤地瓜,大冷天,你这孩子是怎么带来的,”王艳芳用手抹下眼泪,接着说道:“他是把热地瓜放到胸口,捂着来的。”
“无论刮风下雨,大明都来看我们。”“冬天,孩子骑2个小时的自行车来,冻得脸通红,让我们心疼。”“今年6月我过生日,大明买来了蛋糕,我心里甜啊!”“大明来了,看见谁床底下有脏衣服,拿走就洗,从来不嫌弃我们。”“大明对我们,比自己养的孩子都好!”几位老人夸赞道。
“你照顾过多少位老人?”“得有20多位。”“老人咋这么喜欢你,有和老人相处的绝招吗?”“没啥,就是得懂点老人心理。”有一次,两位老人因为小事拌嘴,孙大明怕老人激动犯病,马上打岔,分散老人注意力,缓冲矛盾。陪老人打麻将,孙大明从来不赢,就是陪老人开心。老人爱絮叨,一件事反复说,孙大明就笑着听,排解老人的寂寞。
“大明,有对象没?”76岁的杨玉英老人走过来问。“俺大明老实孩子,不抽烟不喝酒,一米八的大个,现在上哪儿找这样的好男人!”孙大明的婚事,已经成为这里老人们的一块心病,老人们给张罗了几个,都没成,就连护理部姜连军科长,看孙大明心眼这么好,也帮着张罗过,他们最盼望的就是大明能有个好媳妇。以前孙大明处过几个女友,都因为不理解他周末不陪女友,跑养老院陪老人,而告吹。“我就想找个能支持我、理解我干义工的人。”
“孙大明是来我们福利院干义工时间最长,干得最出色的一个,他用真心换得了老人的信任,是个好青年。”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副院长周丽当团支部书记时就认识孙大明,眼瞧着孙大明这些年一路义工干过来,大加赞赏他。
“有没有想过不干了,这么多年退缩过吗?”“从来没有退缩过,这些老人是我的牵挂,他们需要我,我割舍不下。”孙大明坚定地表示:坚持做义工,无怨无悔。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