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温暖的重阳
从山西来到北京看望儿子的李大爷住在朝阳区红庙附近,昨天上午他外出散步时迷路了,竟一直走到了10公里以外的管庄附近,又急又累的李大爷晕倒在路边,一位好心市民耐心陪伴了李大爷三个多小时,直到家人到来后他才离去。
李大爷的儿子告诉记者,父亲今年76岁,每年都会从山西老家到北京小住几日,父亲每日早晚各遛弯一次,一般两个小时之内便会回家。昨天上午9点,他见父亲出门,可一直到中午12点,父亲还没有回来。李先生急匆匆跑出门去寻找父亲,却始终见不到父亲的身影。
李先生说,父亲腿脚不便,走路很缓慢,而且几乎不会说普通话,如果迷路了,即使他向人问路,人家可能也根本听不懂父亲在说什么。一直找到快下午3点,心灰意冷的李先生回到了家,这时,他突然接到一个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对方告诉他,“你父亲在管庄呢!快来接他吧!”
李先生急忙打车赶往管庄,路上遇到堵车,一直到晚上将近7点才到达。他远远就看见父亲蹲坐在路边,衣服满是尘土,旁边还有一位中年男子陪伴着他聊天。这名中年男子告诉李先生,自己和妻女出门遛弯时看见老人晕倒在路边的工地旁,他上前询问才得知老人迷路了,老人虽然不会说普通话,但幸好还记得家中电话。“我想用钱来酬谢这位好心人,可是他坚持不肯收,也不肯留下姓名,只告诉我他姓申,随后就告辞离去了。”
在回家的路上,李老爷子告诉儿子说,自己迷路了,也不知道怎么就走了这么远,中途饿了,还在路边山西面馆吃了碗刀削面。因为体力不支,后来晕倒在路边。很多人看到躺在地上的是位老人,都绕着他走,只有这位先生停下了。
“说真心话,如果换做是我遇见这种事,也许帮老人打完电话后就走了,因为就怕惹上麻烦。真没想到这位先生能一直陪着我父亲,直到我赶过去。”李先生说,昨天是重阳节,也是“老人节”,他很感激申先生能把父亲送回自己身边,“对父亲来说,这是个不一样的温暖重阳节”。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