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十年增加近一倍 今年百岁婆婆超过八成

  10年前,全市百岁老人只有不到100人,但截至2009年底,全市的百岁老人已达到186人。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这186位百岁老人在经历上百年的风风雨雨后,现在过着怎样的晚年生活,他们的子女又是怎样爱老敬老的呢?

  人瑞婆婆多过公公

  合肥市老龄委的统计资料表明,2004年我市有百岁老人124人,2006年是151人,2008年有182人,2009年是186人,今年预计会超过200人。十年间我市的百岁老人都是逐年递增的。

  在186名百岁老人中,其中男性29人,女性157人,每10万人中拥有百岁老人3.78人。市老龄委的工作人员说,合肥市的百岁老人中女性一直都远远多于男性,而且,农村百岁老人明显比城市百岁老人要多,三县有百岁老人121人,城区有65人。

  在合肥的三县四区中,百岁老人最多的地方是肥东县,有52人,长丰县和肥西县,分别有百岁老人31人和28人,三县占全市百岁老人比重分别为27.96%、19.89%和15.05%。

  探访百岁老人

  政府政策落实到位、家庭和谐、子女孝顺是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的保障。

  合肥最长寿老人诞生在肥东县,为牌坊乡的谢运贵老人。据了解,谢运贵老人出生于1897年11月,再过一个多月,就是老人家113周岁生日了。

  谢运贵老人思维清晰、敏捷,而且吐字清楚,只是耳有点背,须大声说话才能听清。如今,年过百岁的她,还常常自己拎水、拾柴、煮饭。几十年来,乡亲们在生活起居上对老人一直非常照顾:老人享受国家对散居孤寡老人的生活费用照顾,村领导每个月定期把钱送到老人手上,每次还把老人的米、油等买齐,送到家中。邻居们也常到她家里,帮她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没事时还常陪她。由于老人是一个人生活,曾经有人提出要送老人到当地的敬老院安享晚年,老人却摆摆手说:“我住这里,村干部、邻居对我都很照顾,我舍不得这。”

  记者还到瑶海区的两位百岁老人家里进行探访。家住合肥市瑶海区凤阳二村的丁忠才老人,今年已经103岁高龄了。老人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最小的女儿也已经70多岁了。大儿子从北大毕业后,就留在北京从事科研工作。如今老人和小女儿住在一起,每年享受国家2400元的高龄营养补贴。老人的保姆王阿姨告诉记者,老人家的习惯非常好,从来不沾烟酒,吃的东西也以清淡为主。另外,老人家早睡早起,喜欢运动。生活非常有规律。丁忠才老人告诉记者:“我前几年还经常自己出去逛,像合肥的这些公园,我都一个人去逛过。”王阿姨说,不认识的人都以为老人家也就七八十岁的光景。

  在不远处的铁路二村,也住着一位百岁老人,老人家今年刚满100岁。据她介绍,她和女儿住一起,“孙子孙女都非常孝顺,尤其是孙女,经常是过两天就来看望我。我腿脚不方便,她还特地买了轮椅,经常推着我出去散步。”

  政府补贴养老

  据悉,合肥专门建立了全市百岁老人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每年都会重新普查核实。从1995年开始,合肥市就率先在全省制定了为百岁老人发放高龄营养补贴的优待政策,并不断提高补贴的标准,由最初的每人每月30元提高到50元、100元,并于每年1月一次性将补贴发放到老人手中。从2008年1月开始,合肥市百岁老人高龄营养补贴提高到了每人每月200元,全年共计2400元。此外,10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还可以免费在社区体检。

  记者从采访的几位百岁健康老人的家属那里,还总结了3条和老人相处的“秘诀”:一、对老人们要孝顺;二、尽量要让老人觉得自己是一家之主;三、很多时候要像照顾小孩一样,经常“哄”。·张敏 张世龙 陈治·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