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新是山东轻工业学院应用化学专业2010级新生。9月13 日,他从安丘市来济南报到,陪同前来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虽不是他的亲人,却胜似亲人。
老人名叫郎丰振,安丘人,今年77岁,是潍坊通用机械厂的退休干部。从1986 年起,他和老伴先后捐出6 万余元,加上多方筹集的 12 万多元,共资助41 名贫困学生,其中有 3 名孤儿、6名单亲孩子,他们中有 32 人考上了大学,有 12人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
王华新是老人资助的孤儿中的一位。他是安丘市兴安街道王家楼村人,4 岁时父亲就因病去世,母亲随后改嫁。是爷爷奶奶拉扯着他长大,并供他上学。祖孙三人日子因此过得紧巴巴的,爷爷还患有哮喘病,不能干重活。现在爷爷奶奶都70多岁了。
郎丰振在安丘二中了解到王华新的情况后,从高一就开始资助他。当时在安丘二中受郎丰振资助的还有几位同学。老人除了给他们钱、衣物、食品外,还经常让他们一起来家里吃饭,鼓励他们努力学习。“高一那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冻得睡不着觉,没想到老人给我送来了棉裤、羊皮袄,这让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王华新告诉记者。起初,王华新在班里学习仅居中游,在老人的指导鼓励下,他跃升到班级前十名。
郎丰振告诉记者,由于政府对贫困生发放专门的救助金,从 2009年开始,他自己对贫困家庭学生在资金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了,目前主要是从生活和精神方面对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进行帮助。
记者了解到,老人的慈善之举还不仅限于资助贫困生。 2008 年,台湾受“莫拉克”台风影响发生灾害,“8月 10 日,我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相关消息后,心里非常难过。”郎丰振决定将一个月的退休金除留下必要的生活费后全部捐给台湾同胞,这一想法也得到了老伴的支持。8月15日,他直接从邮局汇出1080元。
郎丰振为了帮助贫困学子不遗余力,而对自己却要求甚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他现在住着三间低矮的平房,下大雨时屋顶还漏水;家中的家具,全是儿女们家中“退役”的旧家具,一双大头鞋已经穿了20 年,磨破了,补补再穿。
尽管获得过多种荣誉,如“潍坊市十大道德模范”、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但郎丰振老人看得很淡。在山东轻工业学院报到现场,老人对记者倾诉心声:“知识改变命运,年轻时就应该开阔自己的视野。我只是帮助那些家庭贫穷的孩子走出村镇,不要因为贫困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