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一百年养生堂”
涉嫌诈骗近万老人
药监局联合工商部门展开调查花都公司人去楼空
昨日,《新快报》曝光了广州花都“世一百年养生堂(中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年”)用食品、保健品冒充药品,夸大宣传,致使近万老人上当受骗一事后,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工商等有关部门立即对该公司展开调查。但“百年”公司闻风而逃、人去楼空,而受害人所谓的“干女儿”、“干儿子”也个个避而不见,手机关机。
“干儿”“干女”都不接电话
昨日,记者随稽查人员来到位于花都新华路的“百年”公司。门口上方“世一百年养生堂”、“哈药集团世一堂养生品”两个牌匾依然高挂,而铁闸却紧紧拉上。“他们好像五天前就已经关门了,两天前还有人过来把空调全拆走。”隔壁一家饮用水配送点的工作人员说。
曾在“百年”卧底16天的新快报记者郭小为告诉记者,此前,该门店里面摆着一张床,有位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年轻人在里面专门帮老人做针灸。时不时都会有业务员拉老人过来免费量血压和针灸。
听说有药监、工商人员在查,刚花光了仅存的9000元积蓄,购买了“百年”公司一堆保健品的芳姐马上赶过来。看到门店关门了,芳姐马上打电话给那位口口声声叫自己“干妈”的业务员“李桃”,但半天都没人接。芳姐再打给叫小古的“干儿子”业务员,对方说“不是关门,只是出去吃饭了,下午就回去上班”,然后就匆忙挂掉电话。而该公司一位叫“林华柱”的副经理干脆就关机了。
随后记者再来到位于花都商业大道的该公司总部,同样大门紧闭,人去楼空。
广州市药监局稽查分局副局长陈令喜告诉记者,根据药监局掌握的情况,该公司向老人推销的产品主要是普通食品,通过会议营销等方式夸大宣传。而对于其中一款标示着“哈药集团中药三厂”生产、国药准字为“z23022095”的otc(非处方)药“熊胆丸”,陈令喜表示,获准生产该批准文号“熊胆丸”的厂家是“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对于以上产品,药监局都将连同工商部门依法调查核实其来源,追究其是否合法产品。
药监局提醒消费者,普通食品不具任何治疗作用,而保健品也只有辅助调理作用,对于夸大的广告宣传,消费者千万不可轻信,要正确判断、理性消费。
行骗数天就掏空老人口袋
从接触、展开公关到下订单,“百年”公司业务员仅用数天就能掏空芳姐的口袋,到底有何高深骗术?新快报记者郭小为在该公司卧底调查后揭开了面纱:
第一步,骗到电话。业务员先在各个地方设立免费量血压的所谓科学普查点。让前来量血压的老人填写一张“免费检测申请表”,留下住址、电话,并告诉他们,以后有专家开健康讲座时会请他们去听课。
第二步,骗到门店。拿到电话后,业务员马上展开电话攻势。他们打电话跟老人说,有专家到门店坐诊,让老人过去看看,还可以免费做针灸。而这些所谓的坐诊专家就是那位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以及该公司的业务经理。
第三步,摸清底细。经过在门店的针灸、量血压等免费服务,业务员会根据老人的衣着、气质、住址等信息判断对方家庭环境如何,进而展开重点攻关,例如陪喝早茶、陪逛街、认干爹干妈。在这个过程,业务员会试探老人是否有钱,有什么疾病,对保健品的看法等等,再根据这些信息将其分类为忠诚客户、核心客户、重点客户、一般客户和问题客户。
第四步,骗“上会”。等到和老人家的感情十分“深厚”了,业务员就开始请老人去“上会”,也就是会议营销。他们通常会说:“你的病有一定的危害性,我们这次产品升级换代,很不容易才请到某某专家来讲座,特地给你留了个名额,一定要过来。”事实上,所谓专家都是该公司人员冒充的,平常叫“经理”,一“上会”就叫“教授”。
第五步,“下危机”。在会上,“专家”会给老人看病诊断,出具一张“自查检测表”。因为业务员早已经将老人身上的毛病摸得一清二楚,“专家”只要根据业务员在检测表上留下的暗号,跟老人作“诊断”,自然一看一个准,让人奉为“神医”。一旦老人信以为真,“专家”就开始“下危机”,把病情说得十分危重,再开“处方”,让人买产品。如果人家不肯掏钱,就众人“围攻”,软磨硬泡几个小时,直到肯掏钱为止。
第六步,金蝉脱壳。老人们掏了几千元买产品后,总有被家人知道的一天。一旦有人举报、投诉,或者媒体曝光,他们就关门走人,过一段时间,换个名字后继续行骗。“百年”公司在此之前还曾名为“金晚霞”、“世一堂”等等。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