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里“逃跑”耄耋老人就想找个伴儿

  上周,记者采访了一位从养老院里“逃跑”的耄耋老人,老人一再强调,再好的硬件环境也不敌服务员的一次不周到。如果这是老人住不得养老院的客观原因,那么,另一位67岁老人的养老生活则告诉我们另一个信息:为家人活了一辈子,突然要为自己活了,老人蒙了。

  在大连市妇联婚姻介绍中心,有一位执著的杨大妈,从62岁开始就想找个老伴,到今天为止已经5年有余。杨大妈身体不算很好,走路颤颤巍巍,找老伴的条件也低,不要房不要钱,这些自己都不缺,就想找个相互扶持的伴儿。

  回顾杨大妈近20年的退休生活,记者发现,老人对晚年生活的无所适从并非偶然。60岁之前,杨大妈一直不闲着。老伴在世时,他的生活起居就是杨大妈的工作;老伴去世后不久,女儿生下小外孙,杨大妈擦干眼泪开始围着孩子转。等到孩子上了幼儿园,杨大妈闲下来了,就进了养老院,百无聊赖的日子便开始了。

  杨大妈称,养老院太无聊,跟在家里没两样,天天还是守着个空房间。她甚至说,在养老院还不如在家里,因为每逢推开门,她见到的都是迟暮之年的老人,身体一个不如一个,令人绝望。打牌、唱歌、跳舞等娱乐项目,杨大妈一概没兴趣,问她有什么爱好,老人冥思苦想后直摇头……换了大连、上海两地三家养老院,她把最后的希望放在了找个老伴相互扶持上,每个月定期往妇联跑,一周一个咨询电话,聊起来最少半个小时。大家心照不宣,以老太太的身体条件,再找个老伴的机会渺茫,可老人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目标、一个方向,谁也不忍捅破这层窗户纸。

  和那个年代的大多数女人一样,杨大妈为家庭倾其所有。年轻时也许有爱好,可是没有时间,现在有了大把的时间,却没有玩的兴趣了。当家庭重担卸下,一切喧嚣尽退之后,留下的是不被需要、孤独又无所适从的灵魂。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