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老人创作“万寿谱”献礼世博会

  回信“晚”到3个月作品至今没送出

  贵阳老人王凤成,用20多年时间收集整理历代书法家“寿”字的写法,今年4月,为了迎接世博会,王凤成手书完成了两幅6米长、宽1.3米的“万寿谱”和“万福图”,他给上海市长寄出了一封信,想将作品献给世博会,但迟迟没收到回音。就在老人心灰意冷时,却发现上海的回信5月份就来了,只是被小区物管“保管”了3个月。这样误事,让王凤成老人十分气愤。

  两幅书法作品

  “身高”6米

  昨日上午11时许,在贵阳市乌当区新天苑兰波湾西苑,记者见到了已75岁高龄的王凤成老人。据了解,老人花了20多年时间查阅、收集整理历代书法家对“寿”字的写法,经过自己潜心研究,成功将20008个不同类型的“寿”字,写在长达208米,宽1.3米的纸上。今年5月,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确认王凤成的“寿”字写法为世界之最。

  “我创作的每一幅作品都有它内在的意义。”王凤成告诉记者说,2008年他给北京奥运会献礼的是208米“寿”字长卷。今年正好是上海世博会举办年,趁此机会,王凤成再次手书完成了两幅6米长、宽1.3米的“万寿谱”和“万福图”。

  在王凤成家记者看到的“万寿谱”“万福图”,分别是两幅长6米、宽1.3米的字卷,分别用篆书、象形、甲骨、金文等18种字体写了“福”“寿”各一万个,代表祝福祖国和人民万寿无疆。

  每天创作11小时

  带病完成作品

  王凤成告诉记者说,为了这两幅作品,两年前他就开始构思,经过一年的资料收集、整理,在2008年8月开始创作。

  为了在世博会开幕式前完成,王凤成每天早上7点开始创作,直到晚上6点才收工,而长时间的伏案工作和对颜色的辨认也让他患上了痔疮和眼肉息,在老伴的再三劝说下,他才到医院进行检查,但每次都拒绝住院。因为他怕耽误作品的进程。回到家后,由于无法入座,王凤成硬是站着8、9个小时创作。在眼睛手术后还未拆线的情况下,王凤成也仍在单眼创作。

  长卷没送出

  只因信件被耽误

  在半年艰苦奋战后,今年4月初,6米长、宽1.3米的“万寿谱”和“万福图”顺利完成,王凤成欣喜若狂,提笔给上海市市长韩正写了一封信。大致内容是:首先,自己想当一名志愿者,带上笔墨给所有想要题字的市民服务。其次,把创作好的“万寿谱”“万福图”两幅佳作献礼给世博会,让世人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但让老人不解的是,4个月过去了,却没任何回音。8月24日,小区物管人员给老人送来一封从上海寄来的回信,内容是请王凤成与上海市相关部门联系送作品。老人仔细一看发现,回信5月11日就从乌当区邮政局送出,那就是物管“保存”了整整3个月之久。为此,王凤成找到物管,一位姓周的工作人员出面向老人赔礼道歉。

  “世博会都快结束了,万寿谱、万福图如何处理?”面对记者的提问,王老伯坚定地说,不论通过什么渠道,都要联系到上海世博会相关负责人,让“万寿谱”和“万福图”能挂在我们中国馆里面,让世人知道我们还有“中华魂”。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