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捐款如同交水电费,每月必捐,这次在报上看到有地方受灾又来捐款
另一位92岁义工年初刚捐2万元,这次又为遭受洪灾地区的孩子捐1万元
本来希望各界踊跃捐款来救助弱者的市希望办,却屡次劝阻两个人不要捐款,但每次都没有“得逞”。记者日前在希望办了解到这样两件事; “您别来捐款了,都捐款10多万了,90多岁了还跑了这么远。”“您都捐款100多次了,折腾这么长时间坐公交车,注意身体呀。”
前天,一位92岁的老义工坐着公交车来到希望办,要捐款一万元。“您怎么又来了呀。”希望办的工作人员虽然语气中有些生气,但满脸却是心疼的表情。“我看见报纸报道铁岭受灾了,我来捐款。”“您别捐了,年初不是刚捐2万元吗?”老人笑而不答,笑眯眯地坐在那里,一副不接受就不走的架势。“对峙”了一段时间后,希望办的工作人员不得已接收了老人一万元的捐款。
“我有个要求。”“是让孩子们给您写信吗?”“不是,千万别告诉媒体,别让他们报道了。”说罢,老人找出希望工程从超市里收回的捐款箱,帮着整理里边的零钱,并挑出里面的一些购物小票。希望办的工作人员说,这位坚持不露名的老人每月有3000多元的退休金,一大部分都用来捐款了,看着老人消瘦的背影,他们很心疼,也有些无奈。
大连还有一位和这位老人一样可敬的老人。昨天一早,希望办的门还没开,只见一位老人满身是汗、颤巍巍地站在门口。他就是家住周水子附近的89岁老人刘秉权。“哎呀,您怎么来了,不是不让您来吗,你实在想捐,给我们打电话,我们去您家。”“哎呀,嫌我钱少吗?我捐200元,现在有点糊涂了,坐车走错了,好不容易才一路打听赶过来。”刘秉权老人说,在报上看到又有地方受灾了,孩子上学困难,他就不好受了。这位可敬的老人曾经捐款如同交水电费,每月必捐,他成了希望工程捐款次数最多的人。希望办多次劝阻他不要来捐款,或者打电话通知工作人员上门去取,可老人每次遇到需要捐款的人,总会伸出援手,并且亲自送到希望办,而他每月仅有千元左右的退休金,这却是他第116次向希望办捐款。
7月下旬以来,我省普降大到暴雨,铁岭市和庄河市受灾严重。马上要开学了,而很多孩子因家里受灾而交不起学费,面临着入学难的状况。
截至7月29日不完全统计,铁岭全市8个县(市)区全部遭灾,受灾人口91.3万人,倒塌房屋1836间,全市的各个学校以及适龄就读的中小学生家庭也不同程度受灾。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家庭贫困的大学新生和残困青年等弱势青年群体家庭受灾情况严重。同时,庄河市也遭受洪灾,83户村民房屋倒塌,384户村民房屋遭到损坏。
我市启动希望工程抗洪救灾紧急劝募行动,团市委、市青基会、市希望办发出倡议,希望各界为洪灾地区捐款,按照每人500元的资助标准,结对救助受灾学生;也可以捐款救助受灾地区学校。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