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凌晨排队报名上社区学校

  最近,白发老人凌晨4时扎堆排队的场面在浦兴路街道、洋泾街道等浦东不少社区学校门前出现,火爆程度堪比一些热门幼儿园和世博展馆。有关管理人士坦言,这既是因为老人对文娱生活愈发热衷,而社区学校学费极低,课程也愈发有吸引力,但同时,也反映出社区教育资源僧多粥少,难以满足老龄人口增加的需求。

  “新人”也来求学

  祝桥镇等街镇社区学校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几年前,课堂上还是一片白发,而这几年,提前退休的中年人、外地来沪人员乃至毕业后待业在家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也饶有兴趣地参与进来。学校也因此增设瑜伽、修心养生、单人拉丁舞、旅游、思维体操等时髦的新课程,且请来专业教师,价格却仍基本保持在每学期20元至50元,即使是收费较高的钢琴课,每学期也只80元至100元。

  “一座难求”加剧

  吸引力倍增的课程,自然也反过来加剧了“一座难求”的情况。浦兴路街道社区学校成立之初,每学期仅有20余个班级,由于每学期报名时都非常火爆,所以,不断挖掘潜力,开课时间从每周5天增加到每周6天,现已增至30门课程、50个班级,学员规模达到1500人,仍供不应求。每到报名首日,老人们清晨四五时便拎着小板凳来排队,“就像买春运火车票一样”。洋泾街道社区学校近日也碰到了老人4时来排队报名秋季班的情况,8时30分报名开始后,仅仅十几分钟工夫,一些热门课程便已满额。在一些社区,老人挤不进附近的社区学校,只好换几辆公交车,去其他人数相对较少的街镇上学。

  受限难以“扩招”

  既然广受欢迎,为何不能扩大规模,让大家都能选到满意的课程?不少学校碰到现实阻碍。比如浦兴路街道社区学校的上课地点是社区文化中心,中心场地有限,却要同时兼容社区学校上课和20多个社区文化团体排演节目的需要,而限于收费较低,所能联系的师资力量也比较有限,所以,短期内无法继续扩大规模。其他学校也存在类似情况。如何让老人在社区学校里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还需要有关部门尽快拿出资源和办法来。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