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曾救多人如今患癌 82岁老人打工日挣6元

  曾救过数条人命的儿子,如今罹癌丧失劳动力,八旬老母尽管一眼失明,但近几年却起早贪黑,每天去一个海蛎养殖户家穿海蛎壳,一天仅赚6元,只为不给本就困难的子女们增加太大的经济负担。最近,她住的老房子在暴雨中倒塌了,她不得不寄宿在女儿家。她就是救人英雄陈明嘉的母亲许老太太。

  一眼失明,穿海蛎壳一天只赚6元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许老太太穿海蛎壳的地方,这是一家养殖海蛎的个体作坊,这里集合了陈新、琼头等社区30多个50岁以上的老妇人,82岁的许老太太的年纪在这属于第二大的,还有一位老太太已经90多岁了。

  记者看到,许老太太戴着一副老花镜,坐在一张小椅子上,专注地将一个个海蛎壳用一条白线穿起来,动作还算麻利,但每穿一个都要耗费较长时间。

  “她儿子身体不好没法干活赚钱,她只好出来赚口饭吃,不然这么老了,谁还想出来。”作坊主老陈告诉记者,这几年下来,许老太太每天从早上6点一直干到晚上天黑,他喊她回家才停手,十分勤劳,中午吃点饭又赶紧接着干活。

  不过由于年纪较大,一只眼又失明,另一只眼也逐渐看不清楚,她的速度很慢,一天差不多只能穿100条,而其他老人则能穿两三百条左右。由于穿一条的工钱才6分,因此,许老太太一天只能赚6元左右,“尽管赚得不多,她还是很努力,有时候会突然达到7元。”老陈说。

  四把长凳拼成床,半夜睡觉常被冻醒

  在陈明嘉和许老太太的指引下,记者来到她位于女儿家的临时住所。自从上个月,她住的老房子在暴雨中坍塌后,这段时间她一直住在女儿家。这是一间堆了许多杂物的小房间,十分简陋,老人用四把长凳、两块木板和一张草席拼成一张床。

  记者发现,这张床上没有被子,只有一条叠得很整齐的小毯子。“房子一塌,我的被子全被埋了,现在睡觉只能用一条破毯子盖。”许老太太说,由于这段时间天气比较反常,有时候比较冷,好几天半夜她都被冻醒,为此,她只能往身上再多盖两件棉衣。“想到现在的处境,好几次我都蒙在毯子里哭。”说到这里,老人不禁落泪。

  记者随后去探访了老人那间倒塌的老房子,许老太太的床刚好位于坍塌处,床上挂的蚊帐和被子都被砖头和屋梁压住。“塌的时候,我刚好在外面洗衣服,不然就被压死了。”老人说。

  儿女皆家贫,吃口饭每天走得好辛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老太太的女儿家境也不好,女婿和外孙都因为癌症早逝,老太太的女儿已年过半百,在电子厂工作,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

  为了不给妹妹家增添负担,陈明嘉主动提出让母亲在他家吃饭。这样,许老太太这段时间的生活算是有了一些保障。不过,她为此不得不每天在儿子和女儿家之间往返,尽管两家相距只有五六百米,但对于82高龄、腿脚已不好使的她来讲,每走一趟都十分辛苦。

  “每次到儿子家后,我就迈不开腿了,得先坐下喘会气再吃饭。”许老太太说,由于这几天都是暴雨天,每到吃饭时间,她只能打着伞在风雨中慢慢行走,没走几步就停下来歇几脚,尤其是在吃完饭返回女儿家时,更为辛苦,因为他们村里的路是一条斜坡,她必须得爬坡回女儿家。

  患癌的儿子难尽孝,想为老母搭建一间房

  对于母亲的情况,陈明嘉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内心十分迫切地想为其母解决居住问题,但苦于自身治疗费和复检费较重,他不得不一直推迟他心中的这个愿望,这让他很自责。

  陈明嘉一家目前住的房子是一套80多平方米的一层小平房,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土建筑,屋梁都是由石板条拼接而成的,随着岁月的流逝,房子变得千疮百孔,一到下雨天,天上下大雨,他家就“下小雨”。

  不过,由于村里已无建设用地,母亲家的老房子没法重建,陈明嘉惟一的办法就是将自己住的老房子拆了重建,这样就可以分出一间房给母亲住,而这需要一笔较大的费用。

  据村里一名从事过泥水工的村民说,就算只盖一层,但加上地基、装修和工钱,差不多也要10万元左右,而且工钱要占挺大的一部分。“如果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民建房时其他人都会来无偿帮忙,不过现在大家都外出打工,这事很难。”

  陈明嘉说,各级政府部门十分关心他,时不时就过来慰问,并为其捐赠,不过由于其癌症治疗所需费用较多,所获捐赠大部分都投入到治疗和复检中,因此仅剩的钱尚不足以为其母亲搭建一间住房,让其安度晚年,这让他很自责。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