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院长要退休 老人不舍洒热泪

  在大浮山军嶂山地区,有一位被全体老人拉着不让离任的女院长,她就是大浮敬老院院长、59岁的何丽英。老人们都说:“何院长照顾我们无微不至,像家人一般亲!”该院最近十年里年年被评为无锡市先进敬老院,何丽英也年年被评为无锡市敬老先进个人。

  退休手续办了5年还是“留聘”

  近日见到何丽英时,她正带着老人在走廊上做健身活动,这是她每天的必修课。何丽英当过大队团支部书记、任过五金厂厂长,1998年出任大浮敬老院第五任院长。那年,由原郊区战备医院改建的敬老院只住了4名老人,她与2名工作人员花了半月清出一大堆垃圾,将敬老院的面貌整理一新。

  2004年,原先大浮和南泉行政区划合并,组织上考虑让何丽英退养。院内老人们一听急了,哭着说:“我哪儿也不去,就要跟着何院长!”顿时,敬老院里哭声一片,老人联名请求留下他们的何院长。这一留就是7年,何丽英5年前已办理了退休手续,但领导仍留聘她当院长。

  “几个子女不及何院长一人”

  采访96岁的郝立国老人时,他刚从一站路外的小街逛街回来。他耳不背、眼不花,根本不像年近百岁的老人。这位曾参加过抗战的老兵说,“没有何院长,我活不到今天。”10年前,他入住大浮敬老院时,右腿股骨开裂,躺在床上动弹不得。何院长与护工天天帮他翻身、擦洗、敷药,还抬他到户外去晒太阳。经过精心护理,老人竟然能坐、能站、能走了。

  类似的奇迹也出现在87岁的宣兆荣身上。他进敬老院前已一身重病,中风、痛风将他折磨得连路都走不动。6年后,他除了高血压尚需服药控制外,竟然“无病一身轻”,闲来无事,他还学起了国画和书法。

  何院长的事迹感动了老人们的儿女,送来了一面面感谢的锦旗。2006年,陆荣富老人病危,弥留之际他叮嘱儿女们:“你们几个子女不及何院长一个人……我没有积蓄,等我落葬后剩下的钞票交给何院长。”当老人的女儿、女婿遵照遗嘱将6000元和一面锦旗送到敬老院时,何丽英流泪了。她用这笔钱买来了2个空调、10张藤椅,并在新楼与旧楼间搭了个天棚,让老人们共享。

  “照顾好老人是我最大的快乐”

  “让老人幸福,是我最大的快乐。既然做了这一行,就要把工作做好!”何丽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工作人员顾阿姨说,何丽英把敬老院当成了自己的家,12年中休息的日子累计加起来也不足一个月,其中包括了2002年做阑尾炎手术住院和休养了半个月。就在儿子结婚的当天,她还跑到敬老院里来,“每天都走这条路,走着走着就来了。”她笑着回答那些“责怪”她的老人们。

  如今,大浮敬老院的近半老人都已超过90岁,平均年龄目前是88.5岁,前两年还出了个百岁老人。也许有人会认为大浮山水养长寿,可老人们都说“是何院长照顾得好哩”。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