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工程师坚持无偿献血18年 志愿捐献遗体

  60岁的汽车维修工程师谢绥近日又一次坐在了献血椅上,无偿献血400毫升。这位大连“最牛献血者”已坚持无偿献血18年之久,“超龄服役”5年,无偿捐献全血5800毫升,机采血小板57个治疗量。他曾荣获两届大连市“献血之星”称号;两次荣获国家无偿献血金杯奖和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现在,他的儿子已经接过了无偿献血的“接力棒”。

  惟一坚持18年的无偿献血者

  谢绥近日刚刚办理了退休手续,但这几天却比上班时还忙——除了献血外,他还和老伴到大连市红十字会办理了“大连市志愿捐献遗体手续”。

  大连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对于谢绥来说再熟悉不过了,18年来多少次走进这座大楼,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血液中心工作人员都亲切地叫他谢大哥,他就像血站的编外员工,每隔十天半个月,就能在血站看见他匆忙的身影——有时是自己来献血,有时是为献血活动拍照。

  血站的工作人员回忆,大连市至今坚持18年无偿献血的,谢绥是唯一的一位。如果能献400毫升,谢绥绝不献200毫升;能献2个治疗量的血小板,他绝不献1个治疗量。同时,他还动员身边的人献血。

  “最牛献血者”称献血没有影响

  据市红十字透露,谢绥每隔半年便无偿献血400毫升。2005年11月,大连市开始实行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得知这个消息后,谢绥每隔一个月就捐献两个单位的机采血小板——这是献血的最短间隔时间和最高捐献量。

  这位60周岁的工程师第一次参加献血是1976年为唐山伤员献血,1993年5月8日第一次无偿献血,从此成为一名固定献血者。那时,无偿献血还是凤毛麟角,最初几年,谢绥每年只献血两次。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大连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于是他就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些感人瞬间。

  1999年5月8日,献血车在大连街头首次亮相,谢绥成为第一个上车无偿献血的人。凭着无偿献血的“资本”,谢绥荣幸地成为“2008奥运火炬手”。

  坚持常年无偿献血,身体是否吃得消?谢绥说,自己年轻时就喜欢体育锻炼,体质一直不错。18年间,自己从未因献血耽误过工作,就连社会活动和家务活也没少做一点。

  为献血18年来极少喝酒熬夜

  由于有谢绥这样在紧急用血的情况下可以随叫随到的志愿献血者,使得大连市每天250人次的医疗用血得到及时供应,为医院抢救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当初来血站时,献血者寥寥无几,如今要想献血必须提前预约。”谢绥亲历了献血18年来的巨大变化。“当别人命悬一线的时候,我能用我的血液给人一线生的希望,何乐而不为呢?”谢绥说,“无偿献血还让我收获了健康,因为我身上的血总是新鲜的!”

  目前国家规定的献血年龄在18~55周岁。2005年5月,谢绥登上献血车,工作人员核对身份时发现他已超过了献血年龄,没准许他献血。谢绥找到了血液中心主任安万新,软磨硬泡强烈要求延期他的献血年龄,考虑到谢绥已有十几年的献血经历和他健康的身体状况,安主任特批他在紧急用血时做“替补队员”。

  据血站工作人员介绍,献血前保持身体良好状态非常重要,喝酒、熬夜、感冒吃药都不行,谢绥为了保证能经常献血,几乎滴酒不沾。

  背景资料:

  2009年,大连市有5.2万人次自愿无偿献血8.3万单位,共16.5吨,比08年增加18%。更可喜的是,一次献血400毫升的献血者占总献血人次的86%,这在全国也是较高的比例。

  大连市的医疗用血全部来自10个街头献血车(屋)和献血点。在大连街头无偿献血已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街头献血车和献血屋也已成为大连市一道靓丽的文明风景线,彰显了滨城市民的文明程度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博爱情怀。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