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胡家园街道头道沟村的老人们情系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日前赶制了200床厚棉被,这些满载滨海新区百姓深情的棉被将会被运往灾区,给灾区人民送去温暖。
在塘沽胡家园街道头道沟村村委会办公室里,不足30平方米的屋子挤满了人。他们有的在搬运棉花,有的在用缝纫机加工被面,有的在缝制棉被。72岁的孙斗兰老人坐在老式缝纫机前,手脚灵巧地配合着,一个个被里就做了出来。站在孙斗兰老人身边,扶着缝纫机帮忙的张迎凤老人今年也已经70多岁,他们都是在得知玉树地震的消息后,自发加入赶制爱心棉被队伍的。花花绿绿的被面、被里裹着厚厚的棉花,十几条针线自如地穿梭其中,细腻的针脚饱含着大家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厚谊。
“我在电视里看到青海气温很低,房倒屋塌很严重,以前遇上抗灾都是捐钱,这次我就想应该捐点厚棉被。”付子立是一位热心公益慈善活动的人,也是这次活动的发起者。他在福建出差时得知玉树地震的消息。有了捐棉被的想法后,他立刻从福建赶回家,开始时他想捐成品棉被,走了几个商场后,他觉得成品被太薄,在青海的气温中不足以御寒。于是他就召集几个朋友,商量着大家一起做被子。他的建议立刻得到了大家的响应,也得到村委会的支持,村委会把办公室腾出来供大家赶制棉被。当天夜里,大家就自发分工,有的购置棉花、布料,有的将自家的缝纫机搬进临时办公室,有的准备运输的车辆……短短两天里即赶制了200床棉被。4月19日,200床棉被已被送往天津市民政局,在最短的时间内会被送抵灾区。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