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房子宽敞亮堂,下雨淋不到,太阳晒不着,院子里还栽种着那么多花草,我做梦都没想到,这把年纪了还能享这样的福!”4月6日,虽然天气还很凉,但住在南江县红光乡玉湖敬老院的76岁的何德成老人却感到无比温暖。他说,自去年10月入住敬老院后,冬季没有受过冷。
据了解,如今在南江县,像何德成老人一样在敬老院中享福的五保老人有1200多人。
“集中供养五保对象是涉及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这些弱势群体也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县民政局干部陈晓东介绍说,前几年,很多五保老人的住房条件、生活设施十分落后。近年来,南江县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将建设敬老院纳入了全县重点建设工程。到目前,县上按照统筹城乡,全县一盘棋通盘考虑的原则,已先后在红光、元潭、南江镇等乡镇建成敬老院11所,让1200多名五保老人住进了“安乐窝”。
“你从这个村来,我从那个村来,大家走到一起来,就组建成了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在玉湖敬老院里,今年64岁的张德湘老人激动地告诉笔者,“我以前从未住过新房,入院前吃饭也是饱一顿饿一餐。汶川特大地震后,家里的房子垮了住进敬老院,每天饭菜有荤有素,每隔几天还加餐,甚至有酒喝,我要争取活到100岁哟!”
建好敬老院,更要管好敬老院。县民政局工作人员说,目前全县11所敬老院都选定了一名责任心强和有爱心的干部当敬老院院长,并统一制定了财务收支、卫生值勤、生产劳动等管理制度。红光、元潭、南江镇等乡镇的敬老院还根据五保老人的个性特点制定菜谱,定人定桌、按时进餐。同时给每个老人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定期体检;每周安排了学习活动,经常组织老人看电视、读报纸,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并在院内开展了评优活动,表彰先进,激发老人们的热情,培养老人积极向上的心态。
“原来在家是一个人,吃饭没个准点。现在多好,饭菜有人做好,病了有医生上门来看,平时和这些老伙计们一起看看电视、下下棋,想活动一下手脚就到地里种种菜,这才像个家嘛!我在这里住了不到1年,体重增加了几斤。”玉湖敬老院的王录祥老人深有感慨地说。“住进敬老院,就是不一样!这不,住的是和城里人一样的房子,吃的是有鱼有肉的饭菜,盖的是政府统一发放的新棉被,看的是大彩电……”在走访中,敬老院里好几个老人流下了幸福的热泪。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