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江门市民政局福利科获悉,该市将于今年建立首家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届时,社区老人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日托、送餐、娱乐等服务。据有关负责人透露,该项目将会在蓬江和新会两区条件成熟的社区中进行选址,预计今年下半年就可以建成投入使用。
服务收费低偿与无偿服务相结合
据了解,江门首家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将作为全市开展居家养老的一个试点,而该中心有望是以一幢综合楼的规模呈现。一般来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服务、日托服务、心理咨询、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关键是资源足够,要充分考虑社区的地方面积、财政支出、老人数量等。”据福利科的陈科长表示,成立后,该社区或社区附近的老人都可以到中心享受相关的服务。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很多市民都表示欢迎。五邑大学的吕老师表示对于此举措举双手赞成。“我想这应该很受欢迎。我现在看到有些退休老教授,七八十岁了,儿女不在身边的,常常到教工饭堂打饭吃。”她觉得,需要服务的应该是退休的,或是行动不太方便的、儿女又不在身边的老人,而服务收费也是应该的,“但最好只是服务成本收费,不含盈利。”事实上,如今市区很多退休了的老人家,有条件的话都喜欢去游玩。“像我现在就不需要,我可以到老干学校去玩。约好三两知己结伴去玩多好。”60岁的吕老师就经常到处参加各种活动。
对此,陈科长坦言,按照目前的计划,将尽量采取低偿和无偿服务方式。“像送餐、练书法这样的,还是要收取基本的送餐费和购买笔墨纸的成本费;而像阅览室,就可以无偿提供服务。”据其介绍,目前,可行的方案还在研究中。
“什么样的价钱就有什么样的服务,人多才能降低成本。”市民刘先生就表示,这工程很好,但是难度可能比较大,关键是要找到服务质量和价格的平衡点。“正所谓,老吾老以及天下人之老。虽然谁也不知道最后能否成功,但是这种带有公益性质的事情,毕竟是一个信号,说明老人越来越受重视。”他补充说道。
管理模式政府购买服务是最佳选择
除了服务收费,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的管理模式也是很多市民所关注的。陈科长表示,服务中心的管理模式将会有几种方式可以选择:一种是民间组织参与,即民间资本参与;一种是政府购买服务,同时给予适当补贴;还有一种是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具体哪种运作模式还要看实际情况,但是我们最希望民间资本参与,同时政府购买服务推动,给予适当补贴。”陈科长的看法是,选择这种运行的话可以与社工工作联系起来,从而也推动江门社工事业的发展。
据介绍,如果按照政府购买服务这种模式运行,服务队伍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专业化的养老护理员,这部分人是经过培训且有相应资质的;二要志愿者的队伍,即发动社区、单位、学校利用自己的技能知识,利用节假日给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实际上,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居家养老服务由于专业养老服务员不足,志愿者队伍发展已成为其重要补充力量。
对于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的运作,30多岁的市民林先生就不是特别看好,并坦言,人数不够多就根本无法运作,而且能够参加的老人必须有钱又有闲。“基本上像我这个年龄的,家里老人还要承担照顾第三代的职责,所以怕他们没那么多时间去接受别人的照顾了,而年龄再大一点的老人怕也没这种意识。最后,能动的老人不愿去,不能动的老人不敢收。”他认为,这一工作在发达地方都不是很能运作起来。所以“若没有走向专业化的话,只能走倒退路。”
他山之石政府出台政策服务由社会组织承担
据悉,目前江门的托老服务机构主要分为两种:盈利性与非盈利性的。目前江门非盈利性的服务机构,主要是分布在各市区的福利院,而盈利性质的托老中心都是民办的,其收费价格完全由市场来控制。有从事相关服务工作的人表示,这次由政府推动的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对于江门这个比全国提早12年进入老龄化的城市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解决目前社会养老机构不足,以及老人在托老中心所面对的“高昂的费用、亲情的缺失”等问题。
然而,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于江门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退休后就经常在江门、广州两地跑和居住的市民曹先生就表示,广州等城市在这方面的服务意识、发展都先走一步,而江门早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这方面的服务应迎头赶上,如今试行不妨借鉴其他城市的一些成功经验。以顺德为例,经过一年的试行,镇街试行的居家养老服务社会效益明显,去年便在全区范围内铺开。该区的居家养老工作就是由政府出台政策,监督质量,具体的服务工作交由独立的社会组织承担,而“三无”孤老等9类对象,可免费享受政府为其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
另外,江门的邻城中山从2006年起就启动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打破政府养老体系的户籍隔阂。去年,中山小榄尝试澳门社工局的运作模式,开通24小时“平安通”呼援服务,有需要人士特别是独居长者,每月只需要100元的服务费,便可使用紧急呼援服务。今年该市提出,建立健全以居家养老指导和服务网络为重点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壮大社区养老服务队伍。
名词解释
居家养老,指的就是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一些养老服务却是由社会提供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也就是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构建一个最符合老年人意愿的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支撑、以养老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
相关
90岁以上老人每月将领100元津贴
记者近日从江门市老龄委获悉,江门将于今年底前出台90岁以上老人政府津贴制度,届时90—99岁老人可以获得100元/月的政府补贴。与此同时,争取在2012年前出台相关的制度对80—89岁的老人进行补贴。
据老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90—99岁的老人有14200多名。而今年出台的90岁以上老人政府津贴制度主要是针对三区,由各市直市参照,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补贴。另外,江门有80—89岁老人81800多名,而这部分人的津贴制度暂时无法实现。“我算了一下,如果江门按照8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100元津贴标准发放,每年要大约1.2亿元,财政压力很大。所以我们现在提出了‘广覆盖、低标准’的实施方式,希望补贴范围扩大到80岁以上,但80—89岁这部分人就会按50—100元/月标准发放。”该负责人表示说,今年还将实现全市100岁以上老人补贴统一标准为每人200元/月。据了解,目前江门共有百岁老人274个,其中三区以及恩平、鹤山百岁老人的补贴是200元/月,开平、台山是100元/月。“这两年一直在督促开平、台山统一发放200元/人,但是因为人数多、财政紧,所以至今未实现,以台山为例,百岁老人占了全市总数的1/3。”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