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老年人的活动场所就少,节假日这些活动场所如果关门,那我们的活动场所不更少了吗?”4月5日,家住宁夏路的刘女士向记者反映,当天她准备去市老年服务中心活动时,被告知中心因清明节放假不开放。对于老年人活动场所节假日放假的做法,刘女士认为实在不应该。
平时喜欢健身的刘女士经常出去锻炼身体,最近天气转暖,她更是异常活跃,几乎一有时间就找地方运动。4月5日上午,她本想到市老年服务中心去打球,但到了之后才得知,老年服务中心因清明节放假不开放。得到这样的答复后,刘女士只能闷闷不乐地离开。
5日下午1时30分许,记者来到市老年服务中心,果然发现这里没有开放。楼下值班的保安表示,现在是清明节期间,中心不开放,没法进去活动。记者在楼下站了一会儿,确实没见到平时老年人进进出出的情景。
无独有偶,记者随后来到市南区老年大学等老年人活动场所发现,这些场所在清明节当天也没有开放,其中市南区老年大学直接是“铁将军”把门。
不过,也有老年人活动场所是开放的。5日下午2时许,记者来到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时,就看到了热闹的活动场面:20多位老人在中心的门球场地上打门球;中心的排练厅内,也有市老年人体育协会的太极队在练习。正在指导队员练习的高瑛教练告诉记者,中心工作人员清明节这天也休息,但由于有其他服务人员,另外队伍可实行自我管理,因此他们照样可以来练习。
在市北区老年大学内,记者也看到了类似的场景:30名老人正在第一舞蹈室内欢快地跳着秧歌。负责现场指导的罗友琅老师说:“清明节的确有老人愿意在家休息,但还是有不少老人喜欢出来活动,所以我们就照常上课。”今年62岁、正在练习秧歌的李女士表示,她在家待不住,很喜欢出来活动活动,经常跳舞既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锻炼身体,非常有意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老年人活动场所节假日关门,主要是因为这些场所工作人员属于有编制的正式工作人员。他们有按照有关规定休假的权利。其实,节假日坚持开放的老年人活动场所,也少见正式工作人员的身影,多是一些没有正式编制的服务人员在维持秩序。
多年来一直从事老年人志愿服务工作的周红武女士建议,老年人活动场所应该尝试做一些管理方面的改革,比如节假日期间的管理,可以考虑让一些有时间、有能力、愿意为老人服务的志愿者来管理。这样,既不影响正式工作人员休息,也不妨碍老年人正常活动,还能为志愿者提供一个锻炼的平台,可谓一举多得。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