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有了“快乐驿站”

  近年来,面对“银发浪潮”的来临,石城县在农村设立老年人互助会、心理导航室、文艺沙龙,让老人有所帮、有所为、有所乐,受到老人们的欢迎——互助会成了贴心会

  3月29日,石城县屏山镇长溪村老年人互助会的赖鼎良老人吃过早饭后,来到同村的赖辉老人家中,陪赖辉聊天。前段时间,赖辉走路不小心摔伤了右腿,不能行走,一直在家修养。互助会成员得知后,每天轮流上门陪他聊天解闷。赖辉老人感慨地说:“多亏有这么多老朋友陪我,为我解闷,让我天天都有好心情,腿伤才恢复得这么快。”

  像长溪村这样的老年人互助会,石城已有21个。

  目前,大部分老人选择居家养老。这些老人中有的因子女不在身边,生活得不到照顾;有的因没有固定经济来源,生活非常困难。针对这些现状,石城县动员一些热心肠的老人牵头,逐步在各个村成立老年人互助会。在互助会中,成员们互相照顾。每个成员可以去帮助其他老人;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也能得到其他老人的帮助或照料。长溪村老年人互助会的牵头人赖林说,去年村里的一位老人得了病,缺钱治病,互助会成员踊跃捐款3000多元,解了老人的燃眉之急。赖林告诉记者:“村里的互助会帮助老人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成了大家的贴心会,要求参加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已发展到110多人。”

  心理导航解开心结

  记者走进高田镇岩岭村活动中心的心理导航室,正碰上65岁的心理导航员熊国文在耐心地做温连江老人的思想工作。温连江刚刚因家庭琐事与儿媳发生口角,心情非常郁闷,需要向人倾诉。熊国文一边认真听温连江诉说,一边劝导他放宽心,注意保重身体,并承诺上门做他儿媳的思想工作。一个多小时后,心情豁然开朗的温连江满意地离开了心理导航室。

  颇有经验的熊国文说,过去村里的许多老人心里有苦闷无处倾诉,由此长久郁积导致心理疾病,甚至有些老人因此四处闹事。看到这种情况,从学校退休的熊国文向村里建议设立心理导航室,自己担起了义务心理导航员。他每天都会早早到心理导航室,接受老人的心理咨询。有些老人心理问题多,一次两次劝说不行,他还会上门去做心理疏导工作,直到老人解开疙瘩为止。为了做好心理导航员这份工作,熊国文还买了许多心理方面的书籍,认真钻研。他告诉记者,由于他对同村老人的具体情况都比较了解,所以做起思想工作来很有效,绝大部分老人对他都感到满意。如今,熊国文成了县里的名人,有30多个村效仿他的做法设立了老年人心理导航室,并请他前去传经送宝。

  文艺沙龙增添乐趣

  记者来到丰山乡福村,远远就听见社区活动中心传出唱戏曲的声音。村干部说,这是老年人文艺沙龙,村里的许多老人每周一、三、五都会到活动中心,搞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愉悦身心。

  “老年人特别容易感到孤单寂寞,非常渴望群体生活。文艺沙龙正好迎合了老年人的这种心理。”陪同采访的县文化局一名工作人员说。农村的文艺沙龙都是由一些爱好文艺、思想活跃的老年人自发牵头创办的,乡镇文化站加以引导,为文艺沙龙开辟活动场所,帮忙制订活动制度,让文艺沙龙逐步走向规范化、正常化,在农村逐渐红火起来。“一开始大家聚在一起主要是唱歌。后来,人越聚越多,活动的花样也越来越多。现在,我们这群人分成唱歌、戏曲、舞蹈3个队,每个队都有一个负责人。平时大家自娱自乐,遇到村里有什么喜事时,大家还会一起排练节目在村里表演。”谈到村里的老年人文艺沙龙,横江镇秋溪村老年人文艺沙龙的创办人赖长根很是自豪。

  文艺沙龙丰富了农村老年人的业余生活,受到了老人的青睐。今年72岁的周方柄说:“只要家里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我都会准时参加,和大家尽情娱乐,享受老年生活的乐趣。”如今,石城县农村已有各种老年人文艺沙龙50多个,有万余老人参与其中。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