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古稀老人与他的十七个“爹”

  39年来,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先后赡养17位老人,对他们细心呵护、耐心照料,让他们在人生的暮年感受到浓浓的爱与温暖---这就是尹升,一位如今已年逾古稀的老人,在几十年的岁月中默默做着的事情。他的大爱与善良,感动着周围的人们。

  “我们不是亲戚,是一家人”

  春节过后,天气渐暖,天津市河东区万新村小区的居民们,又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满头白发的尹升老人,搀扶着另一位老人出来晒太阳。不知情者,肯定以为尹升是一个孝顺的儿子。

  被搀扶着出来晒太阳的老人名叫宫树震,今年91岁,是73岁的尹升老人收养的第17个“爹”。尹升赡养这位老人已经8个年头了。

  邻居宋树森告诉记者,十几年前尹升搬到这里来,就带来了他赡养的老人,最多的时候有三四位。天气好的时候,常看到尹升带着老人们在小区里遛弯,几个白胡子老头跟着他,乐呵呵地散步,这是万新村的一道风景。当时,总有邻居好奇地问他怎么家里有这么多亲戚,尹升却笑着回答:“我们不是亲戚,是一家人。”

  如今,尹升赡养的大部分老人都先后故去了,91岁高龄的宫树震老人身体还很健康。虽然不善言谈,但宫树震老人的脸上写满了宁静和满足。尹升每天都为他做四顿饭、早晨晚上洗脸洗脚,天气好时带他

  出去晒太阳。宫树震老人回忆说,2002年他被尹升接回家时,这间38平方米的小屋内已住着3个老头,尹升自己则睡在大书桌上。

  在近40个年头里,尹升共赡养过17位老人。说起几十年的往事,尹升对自己的付出和遭遇的困难不愿多谈,然而,回忆起老人们的辛酸遭遇以及自己与他们的缘分,他却不止一次落泪。

  1971年,独自在天津靠打草拾粪维持生计的赵永贵老人,因腹泻病倒在路边,恰巧被尹升看到。自那以后,尹升便经常为老人买粮买药,洗衣烧饭。唐山大地震后,尹升干脆就把赵永贵老人接到自己家中照顾。最后,老人以82岁高龄谢世。临终前,他拉着尹升的手说:“遇上你是我的福分,你的心就是金子,可别丢了。我来生再报答你吧!”

  张玉峰老人与尹升共同生活了16年,感情最深。尹升还记得这个被家人遗弃的老人刚来的那个春节,听着鞭炮声,他站在大街上边哭边喊:“没有家了。”后来有一天,张玉峰老人突然像个孩子似的说了一句:“这儿就是我的家,别处我哪儿也不去!”

  “有的老人刚开始时有些冷漠,那不是他们没有感情,而是内心积存的痛苦太多了,只有温情才能把他们的心暖回来。”尹升说,老人们终于能够认同这儿是自己家,是他心里最感快慰的时候。

  走进尹升老人的家,你会看到这是一个虽然陈设简单,但干净整齐的居室。

  尹升多年研习书法、绘画,少年时曾拜名家吴玉如、梁崎为师,现在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写字、画画。尽管近几年已不用为赡养老人的经济来源发愁,但长期养成了生活俭朴的习惯,他现在还是很少买新衣服,每双袜子都要补上几十次。

  尹升曾经同时赡养过4位老人,其间,3个儿子一度全部失业,而他和妻子的退休费每月只有七八百元。即使这么困难,他都没有放弃对老人们的奉养。

  照顾这些老人,不仅要给他们吃饭穿衣,更大的难题是看病。为了老人们的医药费,他把恩师吴玉如、梁崎送他的墨宝变卖。如今,这些字画的价格已翻了许多倍,但他一点也不惋惜。他相信,恩师在天之灵有知,也会为他的举动感到欣慰。

  尹升赡养的17位老人,最初都有不同程度的病患,但令人惊奇的是,只要由他开始照顾,老人们总能变得健康起来。这些被他赡养的老人全部都活过了80岁,其中有6位还活过了90岁。

  尹升告诉记者:“照顾老人其实不复杂,就是需要爱心加耐心。”比如,老人们喜欢吃饺子。一般人包饺子都是拿生肉包,但他总要把生肉过完油再包,否则老人消化不了。再比如,给90岁的老人做饭,不是鸡鸭鱼肉就好,要吃得多样、少吃多餐,除了稀饭、面汤以外,每天要保证有几个鸡蛋和一斤牛奶。尹升爱干净,他经常给老人擦澡。“给老人擦澡的时候,老人的身上一定要蒙上被子,蹲在床前伸进手去擦,否则老人容易感冒。”他说。

  老年人的共性问题是容易感觉孤独,尹升就经常与他们唠家常,让他们高兴。宫树震老人有夜游症,每次发作时,尹升总是抚摸着老人一遍遍地说:“没事,没事,咱们睡觉。”尹升还常骑着三轮车带老人出去散心。

  老人解大便是一道关。由于肠道功能退化,老人们经常会出现大便干燥的情况,尹升就在老人床前挂一个用来灌肠的瓶子。他说:“一般情况下,用42度左右的温水,灌输400毫升左右,大便自然就下来了。”多年来,尹老还摸索出另一套疏通办法---下手掏。“一定要会掏,不能碰伤肠道,困难时一次要掏两个小时,得有耐心啊。”尹升说,这么多年下来,自己已经没有脏臭的概念了。

  2007年,张玉峰老人病危之际,尹升以古稀之年照料着他,侍奉在床头达136天,喂饭擦身、端屎端尿。4个多月的守候劳累,使得尹升几次心脏病发作。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