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家庭和睦幸福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但是生活好了,有些人却忘记了尊老爱老的基本道德准则,嫌老弃老的现象时有发生。嘉兴论坛的网友“老干部”就在论坛上讲述了春节期间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起“老人不上桌”的事情,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原帖回放:
春节回家,在镇上饭店里吃年酒,碰到初中同学金某,他也在饭店摆酒,一共有三桌。他还掏出中华烟,一个劲地敬我。
老叔是老师,吃饭时,我说起刚才碰到金某,看样子好像混得不错。老叔告诉我,金某是他的学生,在镇上做点小生意,日子过得还可以,刚才进来时碰到了,在旁边包厢。不过他们这家很滑稽,请客吃饭老人是不上桌的。
我不禁一愣,赶紧问老叔是怎么回事。老叔说,刚才金某拉他进包厢坐了坐。说起来金某父亲还是老叔的同学,金某父辈五兄妹,金某这一代有九个表(堂)兄妹,七八个已成家,不少已有小孩。这几年,他们表(堂)兄妹间相互请吃年酒,父辈们是不叫的。小辈们一起热热闹闹,老辈们在家冷冷清清……
网友点评:
网友“醉鲤子”:所谓“人老不值钿,猪老卖两钿”,弃老由来有之!鄙视他们的做法。
网友“小月亮”:我是老年人,我要说一句:这种做法也并非没有合理性。理由是:一、年轻人聚会没有老人特别是长辈在一起,说话要自由,放得开,也就容易开心。聚会,为的就是开心么!二、从保健角度来讲,老年人不宜参加太热闹的聚会,我就曾经碰到过一次老年人聚会差点出事故的事,那是单位吃年夜饭,人们聚在一起都很开心,可就是有一位75岁的已退休女同事一兴奋就晕倒在饭桌上,弄得大伙不知所措,单位领导吓得脸都白了。三、我认为尊老,不是讲形式主义那一套的,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对老人的关心和爱护才是,如果什么都要讲把老人放在第一位的习俗,那是很迂腐的。
网友“大光明”:网友“小月亮”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第一,“老人不上桌”是不是嫌老,要看聚会的性质和内容了。假如是家族聚会,老人要请的。假如是朋友聚会,那么老人就不一定非上桌不可;第二,也要看老人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第三,就是家族聚会,假如已经聚过一次,那么堂兄弟之间再聚,就不一定每次都请了。从网友“老干部”的叙述上来看,父辈们的年龄似乎还不是很大,而且过年是家族团聚,不邀请老人参加有点说不过去。
网友“ygmjx”:老人不上桌的情况我不知道是否普遍,这个问题从深层次上讲,主要还是很多老人在家里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如果是老人埋单,看他请不请你上桌?老人活儿做不动了是较苦的。有的家庭,老人病到快死了,也不一定有子女会把他送医院看病;子女们楼房造得很漂亮,但老人不一定能住得进去。这些嫌弃老人的现象一定要批评的。
网友“老干部”:尊老敬老爱老是传统美德,他们自己带着小孩聚会,弄不好,不久的将来这种现象就会落到他们自己头上。其实我同学他们是家族聚会,老叔跟金父是同学,知道老人也是想去的,只不过小辈们不叫,不好意思自己去。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