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买的不是“高科技”,是忽悠!

  3月15日,新野县公安局王集派出所的值班民警接到一个特殊的求助电话,因为轻信电视广告,一位老人在两个月里买了5件“高科技产品”,这些商品用了没几天都出现了问题。最近,这位老人又要买一个高含金量的“宝石项链”,儿子试图阻止时,却被老父指责为不孝顺。

  一见到民警,家住新野县王集镇冯集村的王先生就连忙解释道:以前,他和爱人在外地打工,他父亲独自一人住在家里,过节时才回来陪陪老人,并将打工的积蓄拿给老人存储。去年他们回来过年时,发现家里多了很多“高科技产品”,全是父亲通过电视购物买回来的。因为害怕父亲再次上当受骗,王先生现在也不敢外出打工了,在当地找了份工作。

  “民警同志,你们看看他买的这些东西,豆浆机、保温杯、手机全是山寨货,用没几天已经全部出现问题了。”王先生说。老人最近又听到电视上说“存钱不如买金”,便开始吵着要买一款价值498元的限量版“宝石项链”。

  推销基本靠“喊”

  “太神奇了,太神奇了,你不会相信这是真的,但这的的确确是真的……只要拿起电话,它就是你的。”“德国最顶尖的制金工艺,工艺难度是一般黄金的10倍以上。” 记者随手打开电视,发现这样的电视购物比比皆是。

  据市工商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电视购物主要暗藏8类骗局:一、夸大其词,以次充好;二、偷换概念,掩人耳目;三、霸王条款,不退换货;四、低价促销,但得到的却是翻新机或水货;五、狡兔三窟、死不认错,厂址等信息是假的六、会员团购、实为传销;七、利用快递等形式发货,先付款再验货,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只能打电话给发货公司协调;八、所卖的商品是山寨的或冒充国际知名品牌的。

  买来容易退货难

  “电视上那些物超所值的高科技、高价值的收藏品都是真的吗?”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市工商局。市工商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期他们已经接到多起针对电视购物的投诉,主要是手机、手表、金银首饰等。消费者给厂家打客服电话要求退货,但很多号码是空号,或者无人接听,即便打通商家也会以各种理由拒绝退货。

  据了解,消费者参加电视购物时,如果是正常交易,并且手上持有正规发票,那么遇到质量等问题可以到当地工商部门投诉,但如果涉及跨地域的交易,则需要向对方所在地的工商部门举报,举报电话是所在地区号+12315。如果电视购物涉及跨地域的虚假广告、诈骗的,这一类案件已经不属于工商部门的受理范畴,要向公安部门报案。

  理性购买麻烦少

  “电视购物时切莫轻信广告,一定要理性消费。”市工商局一位工作人员提醒说。同时,消费者还要注意选择规范的厂商,做到货比三家;购买某产品前最好先在市场上和同类型的产品比较一下,免得花冤枉钱;关注售后质量,购买前一定要问清商家的地址、联系方式,以及产品如何售后服务等;增强法律意识和加强对电视购物行业的了解,不给验货的不要买;不符合常理和逻辑的广告不信,没有听过的品牌不买。

  新野县公安局王集派出所民警将近年来有关电视购物的案例告诉了老人,经过民警和王先生的不断劝说,老人这才放弃购买“宝石项链”。新野县公安局民警也想借此提醒:老年人防范意识较差,容易轻信广告,年轻人要多花些时间陪陪老人,多一些沟通,少一些责备。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