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代表委员呼吁“以家庭为单位征税”,扣除抚养赡养费再征税——
“京穗一线城市 家有一老先免征1500元”
上有老下有小,表面看上去光鲜的白领月入上万却可能都还不够养家,因为除了供楼,每月还要支出数百甚至逾千元的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工薪族缴纳个税的比例高达50%,是名副其实的个税纳税大户,但他们同时也是社会上赡养、抚养 、生活负担最重的群体,这显然已造成社会不公平。个税改革也因此成为近几年两会必议热点。
工薪族翘首盼望国家能一次性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人人满意的线上。但越来越多的人支持,除此之外,还应实现以家庭为单位征收所得税。涉及到免税额度,致公党中央的提案指出应考虑多重因素,其中赡养父母的,每名老人应扣除500~700元,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李稻葵则指出,像京穗等生活成本高的一线城市,每名老人扣除标准应在1500~2000元。
不少纳税大户实是“月光族”
扣除抚育赡养费
再征税比较合理
据悉,从去年财政部公布的《我国个人所得税基本情况》统计来看,工薪族缴纳个税的比例高达50%。
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
应以家庭为单位征税
全国人大代表、惠州市环保局副局长黄细花表示,就目前我国个税制度来讲,“一刀切”的征管模式,不仅不能体现税收的公平与公正,也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工薪族是个人所得税缴纳的主力军,他们同时也是社会上赡养、抚养、生活负担最重的群体,以个人征税而不考虑纳税人的必须生活支出,让这部分人群成为表面高收入,实际是“月光”的纳税大户。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已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一个家庭赡养4个老人,甚至6个、8个老人的情况将越来越多,如果个税完全不考虑家庭因素,就很难体现公平。
黄细花认为,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申报以个人为主的做法,主要有两方面的缺陷:一是收入越单一的人缴税越多;其次同样收入的纳税人,其负担不同,如赡养人口数、有劳动能力人口的就业等情况不同,而费用扣除额相同。这样一来,以税收调节社会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体现社会公平的作用难以充分体现。比如一对夫妻,妻子下岗、丈夫月收入4000元,如果扣除2000元免征额,另外2000元则要缴个税;而一对收入各2000元的夫妻,各自的收入正好都不需要缴税。这两个总收入一样的家庭,生活困难程度相近 ,但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却有较大差异。如果以家庭为主征收个人所得税,将夫妻双方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度相加,那么前一个家庭就可免缴个人所得税,从而体现税收调节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
黄细花认为,应该采取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征税,在综合扣除方面要考虑纳税人家庭负担、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以及个人的住房贷款、医疗支出等因素,或者像国外一样,按“抚养扣除”的办法,扣除支付家里没有劳动能力但需要抚养的人口的的花费。
全国政协委员刘克崮:
先“综合扣除”再征税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刘克崮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个人收入虽然绝对额在提高,但其占据国民收入的gdp比重逐渐下降。他认为,个人收入占据国民收入比重偏低问题的解决,不能依靠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来实现,而要依靠个税改革,最终通过个人综合所得纳税实现——即把一个人一年的所有收入统计出来,考虑家庭负担,扣除其养小孩、赡养老人的费用后按一定税制纳税。
他指出,应订立一个综合日常收入项目的计算方式,但要留一点分类,比如捐赠、中奖、遗产等,应特殊处理,日常的事就综合纳税,这由原来的分类专项变成“综合+分类”。
在扣除方面,主要是扣除抚育小孩的费用和赡养老人的费用,再扣除我们社会常规的现在那个日常生活费, 要保证生存,扣除部分可以免税,这叫做作综合扣除。“有一个综合的收入,有一个综合的扣除, 这种改革是方向。”
个案1
4个老人+2个孩子
“双独”夫妻感叹买不起房
“朋友们都羡慕我有两个孩子,可是很少有人体会到我们的压力。”在广州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阿意和丈夫都是80后独生子女,2008年,阿意再次怀孕,生下小儿子后,对于小两口而言最大的问题就是经济压力。
在阿意的“家庭小账本”上,记录着全家月收入和开销:夫妻俩工资、奖金等收入加起来总共是10000元;扣除1000多元的税金后,剩余不到9000元。而每个月,这个家庭的固定支出就有7500多元:其中大儿子上幼儿园的入园费就花了1500元,另外两人的交通费1000多元、生活费约3000元。由于是双方父母帮忙带着两个孩子,夫妻俩每个月至少还要各拿出1000元“孝敬”父母。
而现在,作为摆在夫妻俩面前,最迫切的需要是在市区买一套属于自己的二手房,结束和父母挤在一套两房一厅的小房子里居住的日子。“我们省吃俭用,每个月剩余的钱还不到2000元,谈何买房呢?如果其中一个孩子生病,这2000元都省不下来。”阿意略带埋怨地说。
收入:阿意收入5500元左右,丈夫梁先生收入5000元左右
扣税:约975元
支出:大儿子幼儿园费用1500元,小儿子奶粉及其他花费约800元,两人交通费1000元,伙食费2500元 ;日常消费500元;每月孝敬双方父母各1000元,约8300元。
结余:约1700元。
盼望:阿意说,现在夫妻俩最大的支出还是在两个孩子身上,“现在一个3岁,一个1岁,等到都开始上学的时候 ,我们才开始头疼呢,到时每月单单两个孩子的花费就要四五千元。”因此,如果今后个税按照家庭来申报,阿意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扣除孩子的抚养费用。
如何算”抚养扣除“?
每赡养一个老人
月至少500元免税
致公党中央在《关与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 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的提案》中指出,目前个税征税项目按照不同类别的所得采用不同的计征方法, 但这种税制不利于调节高收入,缓解个人收入差距悬殊的矛盾,分享越多扣除费用的次数就越多,容易造成纳税人分解收入,逃避纳税。
致公党中央的提案建议以每一个家庭作为一个纳税单位,在综合考虑家庭整体收入水平和费用支出的基础上,实现相同收入的家庭缴纳相同的个人所得税额,不同负担的家庭缴纳不同的所得税额。在制定政策时,首先应综合考虑纳税人家庭赡养人口、健康状况、人口年龄、正在接受教育情况、家庭住房等因素 ,如赡养父母的,每一个老人应当扣除500~700元,如老人有残疾的,应该扣除1000~1500元。另外,赡养、抚养其他残疾亲属的,应该允许扣除一定数额。
而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指出,对于抚养扣除的标准 ,不应该全国一刀切,”比如北京、广州这些一线城市生活成本高,看病贵,老人扣除标准应该在1500~2000元,家中有两个老人就乘以2;小孩在读书的,可以考虑把抚养小孩的扣除标准定为2000元左右 。“
在扣除方面,除了抚养、赡养支出,从事社会公益捐款的数额也应该扣除。致公党提案还建议扣除操作要与相关政策相结合,制定合理的费用扣除政策,综合考虑家庭纳税能力,才能体现各个家庭状况不同的原则,实现税收公平。
对于抚养扣除的标准 ,不应该全国一刀切,比如北京、广州这些一线城市生活成本高,看病贵,老人扣除标准应该在1500~2000元 。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
专家支招”家庭税制“操作方法:
房奴扣除房贷再征个税
事实上,多年前已有代表委员呼吁按家庭收入申报个税,以减轻广大工薪族的负担。无论是家庭征税,还是自行报税,都是年年月月反复讲的话题,但总是”只闻楼梯声,不见人下楼“,究其原因,具体操作难是最大问题。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教授认为,家庭征税可以人性化考虑”抚养扣除“,房奴应扣除房贷再征税。
以家庭征税两大难点
何为”家庭“?如何监管?
为何年年提,却仍然无法实现?”家庭“的定义和个人报税的监管都是个难题。
”家庭“这一概念应该如何界定,是按照户口本上的人口呢,还是按照婚姻关系呢?如果以婚姻关系考虑,家庭是指夫妻二人和孩子,还是夫妻俩加上孩子和老人?在记者调查的个案中,不少工薪族都有这种困惑,是否住在一起的家庭成员就合成一个”家庭“呢 ?如果是的话,外来打工族既然在当地生活,又要兼顾老家的老小,这样该算一个家庭还是两个家庭呢?
老人算不算在家庭内?
老人算不算在家庭之内是争议焦点之一。赡养老人是80后工薪族主要负担之一,但是如果”家庭“老人有退休金,那退休金是否也要计算到家庭收入中内?有退休金的老人还列入赡养支出扣除吗?有的老人没有收入,而有的老人退休金却能拿到四五千元,这种情况又该如何处理呢?
另外,此前曾有国家税务总局官员表示,财产申报仍是现时我国的征税难题,个人申报已经难以监管,更何况家庭?清华大学教授吴学安认为,”难执行“的理由是由于”以家庭为单位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财产申报具有透明度……而目前要对夫妻俩的收人有一个总体把握,就更困难了。“
”起征点提高余地有限“
”个税起征点的提高余地有限,关键是如何将其调整纳入征管配套改革的方案,应该综合考虑家庭成员、家庭收入和家庭基本生活费再行扣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中国财政学理事、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理事安体富也提倡家庭征税方式。
安体富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搞家庭征税是将来的一种大方向。据其介绍,在国外,个人所得税征收非常细,纳税人可根据各自不同的申报状态和个人情况,计算出起征点。”我们提倡家庭征税的方式,并不是‘一刀切’,而是应该也可以在个人、家庭等多种方式中进行选择,可选择使自己负担最轻的一种方式申报个人所得税。“
财政部官员:
关键要确定赡养系数
对于不少代表、委员呼吁的征税要考虑家庭负担、采用家庭征税的模式,调节贫富差距问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家庭征税的提出是有道理的,其他国家也有这方面的实践办法,中国也应该研究探讨。贾康说,家庭征税关键就是要认定赡养系数的关系。
所谓赡养系数,是一份收入要养几个人,把一份收入视为”1“,一个人用算是一个征税单位,税负是正常征收,如果两个人用,税负则应调减一半,就能达到人均税负的公平。
贾康说,家庭征税的标准制定比较简单,在中国难就难在信息系统的管理条件能不能到位以及家中的赡养系数如何认定,”如果有大量造假现象出现,又将造成新的混乱和不公平。“贾康说。
专家支招
1.家庭状况每年度申报一次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教授认为,”家庭“首先是传统的理解,”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包括父母一辈、本人与配偶、子女,家庭征税应该沿用这一概念。“
再者是”同住 “的概念,同住的属于一个家庭,但该关系可以每个纳税年度申报一次,”比如老人今年和儿子住,视为由儿子赡养,明年和女儿住,视为由女儿赡养。“他说,同理,子女成长阶段的抚养和教育支出应列入免税范围,纳税人应按纳税年度申报一次”家庭“变动状况,以便确定该年度的免税额。
安体富表示,”家庭“的概念的确需要明确,家庭每个成员的收入报告必须真实,还有抚养人口、支出标准等。据其介绍,在国外家庭征税主要按人口平均数设定起征点,但也会区别人口构成的情况,两口之家、三口之家……根据申报人数的不同都有不同的起征点。
2.房奴要先免除房贷再征
针对具体的操作方式,林江表示,家庭征税可以人性化考虑到”抚养扣除“,扣除抚养孩子以及赡养老人的部分,但他同时认为,也应对基本生活支出进行扣除。”所谓基本生活支出,就是一个家庭所有成员为维持基本生活而付出的代价。“林江举例说,现时房价高企,房贷是工薪一族最主要的负担,”房奴“每月大多需要缴纳3000元以上的房贷,”工资扣了房贷只剩不到一半,但依然按照收入总额扣税,显然没有照顾公民居住这一基本需求。“他说,房贷应以家庭为单位 ,从家庭总收入中扣除房贷后再行征税。同时,很多呼声提出征税额应与物价水平和生活水平联动,林江提出,税务部门可每年根据年度物价水平制定家庭消费性支出,确保一般家庭的衣食行需求。
3.个人可自行选择缴税方式
家庭征税是以家庭收入进行申报,而对于一些有着较高退休金的家庭来说,原本不用纳税的退休金,如果与子女一起算为家庭收入,那么这个家庭的税负不是增重了?对此,安体富认为,提倡家庭征税的方式,并不是让该方式变成单一的税收缴纳方式,而是多种方式并存,他表示,”可以像美国那样制订5种申报状态“,让公民自主选择一种对自己负担最轻的缴税方式。
”家庭征税的方案要多几个,看这个家庭小孩、老人的构成,计算出免税的额度“。对于是否要将每个家庭看病的支出纳入考虑,安体富则表示,医疗这一块国家有医保政策,对于重病、大病也有政府救济 ,扣除部分还是应以日常抚养小孩、赡养老人等支出为主。他说,家庭征税的方式最简便的就是按照全家人口的数目计算出起征点。他表示,按家庭征收的方式将是税收征缴的大方向,”一旦实施,需要制定具体的细则,但细则问题并不大。“安体富建议,”家庭征税广州等先进城市可以先行先试。“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