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人天天有过节感觉

  国庆、中秋“双节”刚过,就是重阳节。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九九’重阳节又是老人节,父母一年比一年老了,在这个特殊的节日,我们应该回去好好地陪陪父母。”很多上班族如是说。

  因为今年的10月26日是重阳节,正赶上周一工作日,在外地工作的顾先生便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带着妻子、儿子赶到济南,看望年迈的父母,提前给父母过老人节。顾先生一家都在外地工作、上学,平日里由于工作的缘故很少有机会回老家。“父母在家挺不容易,重阳节了,我们再忙也要回来看看他们。”回到家父母特别高兴,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包水饺、逛千佛山庙会,父母一整天都乐呵呵的。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李先生,已经有3个年头没回过家了,今年也赶在重阳节回家看父母,而且还送给母亲一个3g手机作为礼物。他说:“以后爸妈要是想我了,只要拨通电话,就可以看到我了。”的确,父母亲情,爱与被爱,是不用问为什么的,那是一种血脉的沟通,一种精神的寻根,无论子女身在何处,孩子是父母永远的牵挂。

  国家设立重阳节,目的是为了倡导全社会都来尊敬老人,关心老人,是希望重阳节能成为传承尊敬老人精神的一种载体,弘扬一种文化,倡导一种精神。“百善孝为先”,然而,关心老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长久的坚持才能是真正的尽孝道。重阳节关心关心老人固然好,但在重阳节以外,做到平时也经常关心老人,常回家看看也十分必要,甚至比重阳或过年过节时才想起老人要更好,更值得提倡。

  常回家看看,让老人们知道孩子们心中还惦记着他,牵挂着家,老人就会感到欣慰和满足。希望所有的子女和晚辈们都能多花些时间陪陪老人,多去看看老人,让老人天天有过节的感觉,这不仅是亲情的延续,更是后辈们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