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老人增多催化养老机构提升细节人性化服务

  根据统计局调查显示,2008年,天津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11.58万人,占常住人口总量的9.4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然而,现有养老机构与社会需求还存在着较大缺口。根据本市《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到2010年,全市新建国办养老机构要有40%以上实现公建民营。截至2008年,本市已开设168家民办养老机构,与此同时,本市还将大力支持发展各类养老机构,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形式,兴建、扩建或在原有其他设施基础上改建适宜老年人集中居住、生活、护理的养老机构,缓解老龄化趋势所带来的难题。

  探访:住养老院

  和在家一个样

  位于南开区长江道上的南开区康泰老年公寓是市内六区规模最大的民营养老院,拥有600张床位。在这里记者看到,老人居住的房间内都配有呼叫器、有线电视、电话、空调、宽带网等设施,且还配有图书室、书画室、棋牌室、健身房、网吧、球类室、语音室、理疗室、多功能厅等公共设施,老人可以在这里进行日常活动。据介绍,该老年公寓在应对老人生活可能发生的问题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预案,可以实现老人在公寓生活和在家中差别不大。“就算是替儿女行孝吧!能让老人舒心就是最大的目的。”老年公寓负责人陆国良告诉记者。

  现状:民办养老院

  “先天缺陷、后天不足”

  据老龄部门介绍,通常民办养老机构是由旧的建筑改造而成,存在着“先天缺陷”。无论是房型建筑、居住面积、楼梯和无障碍设计、照明及卫生洗浴等硬件服务设施,都难符合老年人行动住宿的特殊需求。而且,多数民办机构没有正规的检验和医疗设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低,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难以满足老人的特殊要求,制约了民办养老机构的再发展。同时,后天投入不足也是困扰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重要原因。据统计,本市七成民办养老机构除了前期投入资金外,基本上靠收入住老人所得费用运营。因此,随着本市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兴建更多、更完善的民办养老院迫在眉睫。

  政策

  链接

  个人办养老机构可申请2万至5万元小额贷款

  据了解,凡具有天津市户籍,符合本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条件的个人兴办养老机构,可申请2万至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合伙兴办养老机构的,可申请人均2万元以下、期限不超过2年的担保贷款。对持续经营2年以上、设置床位200张以上的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需要发展资金的,可申请贷款担保,由市小额贷款担保基金按每新吸纳1名护理人员,给予2万元额度的贷款担保,最高额度不超过50万元。通过银行按揭贷款购置养老服务经营用房的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与区县民政部门签订3年以上房屋使用协议,并按协议约定将房屋用于养老服务的,可对其按揭贷款每年给予50%的贴息,年度最高贷款贴息额不超过10万元,贴息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对规模较大、入住率达60%以上的养老机构,其所办并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内设医疗机构,经审核批准后,可纳入医保范围。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