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老年人权益保护”项目专家组日前来到浙江嘉兴市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市八成老人不与子女居住,约五成老人与配偶同住,三成多老人独自一人居住,与子女住在一起的老人不到两成。这说明,家庭养老正遭受挑战,社会化养老将是一种必然。
相对于传统的家庭养老而言,社会化养老的优势显而易见,它能大大减轻子女的负担,有利于他们集中精力从事工作,还可避免两代人因性格或年龄差异产生摩擦。在美国,老年人退休后大多会将房子卖掉,到老人服务所生活,其中老年公寓是最常见的一种。
社会化养老是一种发展趋势,但在具体实施时,应根据各地实际采取不同的方式,不宜搞“一刀切”。据调查,该市到去年年底,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62.5万名,差不多5个人中就有1个是老年人,这么多老年人,靠该市目前非常有限的养老机构,显然无法满足。因此,该市的社会化养老必须“因类而异”。
首先,对刚退休且身体健康的老年人,以精神养老为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刚到退休年龄的人其实一点也不显老,往往精力还很旺盛。对于他们而言,养老服务最重要的是精神服务。因此,有关部门可以经常组织他们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开辟一些老年文化活动场所,鼓励他们发挥余热当志愿者等,在充实他们生活的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其次,对生活自理有困难的老年人,以专业护理养老为主。很多老年人一过75岁,特别是80岁,精力明显衰退,甚至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自理,如果孩子不在身边,问题就更多。对这类老年人,应引导他们入住设施相对齐全的养老机构,并培养一支专业的养老护理队伍为他们提供服务,一来可切实解决这些高龄老人的实际困难,二来可扩大就业。
最后,对那些独居或空巢老人,以集中养老为主。虽然有调查显示,约三成老人希望未来“自己独居”,但笔者不赞成老年人独居,孤单寂寞姑且不说,有个头疼脑热的也没人照应,很容易出事。不久前有媒体报道,上海浦东区一个老太去世两年多才被发现,杨浦区最近又有一个老太去世半个月后才被人发现,这些都是例证。笔者认为,对独居或空巢老人,政府应动员其集中居住,这样,他们平时可以互相聊聊天、下下棋、散散步等,既可以愉悦身心,有事情也能方便及时处理。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