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雷丹报道 跟随儿女初来深圳的老年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圈?1年或是2年?活跃于深圳老年网的老年朋友给出的答案令人惊讶:只要会上网不用1天时间 就能认识兴趣相投的朋友。记者发现,这些热衷发帖聊天的老人不仅参与管理网站,还自发组织了一起扶贫助学活动。
老人网上接力
资助贫困家庭
一 群年龄在六七十岁的老人,通过网络认识,并发起面向四川灾区的助学活动,尽管捐款的数额只有2100元,但在广大老年网友中却引发强烈反响。昨天,61岁 的周玉珍阿姨告诉记者,“发起人是曾在深圳工作现定居杭州的网友,并针对老年人的经济状况主张捐款‘百元封顶’,收款人则是远在四川的一位版主,这位版主 提前做了大量的考察工作,并和几位网友代表将大家的爱心送到了位于四川汉源的一个贫困家庭。
现住罗湖的张先生今年69岁了,他在看到捐款消息后也积极响应,他认为该次活动表达了深圳老年人的一份爱心和责任心,“这个大家庭不缺少爱心,好多外地老人也纷纷捐款,令人感动。”还有老人表示,他们会做好爱心接力,继续资助那个贫困家庭。
“新派”老人
网管累并快乐着
深 圳老年人网的站长是湖南青年陈阳满,2007年春年他留深过年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萌生了开办老年人网站给父母创造一个交流平台的想法,说干就干,深圳老 年人网开办之后点击率节节攀升,网站用户已经覆盖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地,如今他成了很多老年人的“小朋友”。“是深圳众多老先生老太太让我的网站人气 越来越高,”陈阳满笑说告诉记者,由于他工作繁忙,深圳很多热心的老年网友开始承担了网站的一部分管理工作。
周玉珍阿姨是典型的“候鸟 型”老人,尽管她已离开深圳回吉林休养,深圳老年人网依然是她最牵挂的地方之一。她告诉记者,“我一天呆在网上最长超过10小时,花了不少心血,也得到了 很多乐趣,让我的生活更为充实和精彩。”周阿姨自认是新派老人,“我们聊天谈话范围甚广,无所不谈,与年轻人没什么区别。深圳的网友一般在每个月都会组织 一次集体活动,大家都成了好朋友,拥有了自己的朋友圈,也越来越爱深圳了。”
周玉珍阿姨有一个愿望,那就是通过大家的努力把网站办成一 个面向全国甚至世界的老年人网站,她对此充满信心,“深圳是个适合老人居住的城市,在深圳安度晚年的老人千千万万,大家应该为自己多创造条件营造快乐。我 们的晚年不寂寞,既为儿女减忧,又能获得成就感,家庭生活会更和谐。”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