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喜添玄外孙女曝光养生秘诀

  再过十多天,正月二十四,家住开发区薛家岛街道辛岛社区的薛元德老人将迎来100岁生日。在百岁大寿前,老人喜添玄外孙女,圆了他的五世同堂梦。2月2日,记者来到薛元德老人的家中,通过与老人聊天发现,虽年事已高 ,但老人耳不聋眼不花,看报、下棋、查字典样样在行。在这个令街坊邻居称羡的家庭中,今年74岁的儿媳对公公尽孝53年,成为社区里的一段佳话。

  “爷爷的视力比我的还强”

  2日上午,记者来到薛元德老人家中,家人热情地将记者迎进屋。记者看到,薛元德老人精神矍铄,面色红润 、和悦,从外表上,很难看出已有百岁高龄。不等家人介绍,老人自己跟记者聊起天来。

  “我1912年正月二十四生人,马上就一百岁了 ,咱也算‘寿星’了 。”老人打趣说。在交谈中,记者发现,百岁高龄的薛元德听力不错、思维清晰,而且言谈幽默。

  薛元德老人有一儿两女,跟他同住的,是78岁的儿子薛成宣,以及74岁的儿媳夏美秀。

  “我爷爷不仅听力好,视力也好,比我的还强。”交谈间,老人的孙子薛平周说。薛平周是薛成宣的大儿子,今年48岁。

  正当记者跟这其乐融融的一家人聊天时,老人的孙女薛平娥抱着一个婴儿进来了。薛平娥是薛成宣的大女儿。薛平娥告诉记者,怀中的孩子是她的外孙女,现在才50天大。“老人一直有个愿望,希望在百岁大寿时能五代同堂,这下圆了老人的梦。”薛成宣一句话,引来全家一阵笑。

  老人长寿,儿媳功劳最大

  “老爷子健康长寿,离不开我婆婆的功劳。婆婆照顾老爷子50多年 ,乡里乡亲没有不说好的。”薛成宣的儿媳妇王义兰悄悄告诉记者,她对婆婆夏美秀非常佩服,不少家庭都有的婆媳关系紧张的事情,在这个家庭中并不存在,正是和睦的家庭关系,让老爷子很少有操心的事。

  夏美秀告诉记者,她是1959年正月十六嫁到薛家的,到现在已经53年了 。“照顾老人不是应该的吗,以后我的儿媳也会这么对我 。”夏美秀说完,儿媳王义兰一个劲儿地点头笑。据了解,1961年 ,薛元德老人的妻子去世,此后,他就跟儿孙们生活在一块儿。

  “我嫁过来后,知道了婆婆几十年照顾爷爷的事,心里很感动。”王义兰说,尊老爱幼是这个家里谁都要遵守的“金科玉律”,婆婆对老人孝顺有加,让她这做儿媳的有了榜样。

  辛岛社区居委会相关负责人薛秀展告诉记者,在他们社区,论家庭和睦,薛元德老人家当属第一。“儿孙孝顺,媳妇更孝顺,社区里没有不夸的。”薛秀展说 ,这个家庭让不少居民称羡。

 

  爱读书看报,为子孙起名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已儿孙满堂的薛元德并非整日“宅”在家中,天气较好时,喜欢到外面散步、晒太阳;在家里也闲不住,喜欢跟儿子一起下象棋。如果实在没人陪,老人就读书看报 。他还是《半岛都市报》的忠实读者,一份报纸、一本字典就能陪着他打发掉一上午时间。“遇到不认识的字,他能自己查字典。”薛成宣告诉记者,父亲喜爱读书,向来也鼓励家人多读书学习。

  “我们家儿子、孙子辈的名字,都是我起的。”老人自豪地说 ,两个重孙子的名字也是出自他手。“老爷子有文化、有想法,在我们家也有权威,所以我们起名的事就让他包办了。”老人的孙子薛平周说。

  问起老人的长寿秘诀,薛成宣表示 ,父亲健康长寿跟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关。“父亲从小劳动,下地干活、出海打鱼,从不吸烟喝酒。”薛成宣说 ,父亲每天早睡早起,饮食方面从不挑,家里做什么吃什么,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了今天。

  “我小时候能吃地瓜干就算好的了,现在顿顿白面,好得很。”对于目前的生活,薛元德老人表示非常满足。

  眼下,老人的百岁寿辰越来越近,儿孙们正在物色酒店,要为老人过一个隆重喜庆的生日。

  俩百岁老人是邻居经常交流“养生秘诀”

  据了解,本报曾经报道过的百岁老人惠长绪也住在薛家岛街道辛岛社区,跟薛元德老人是邻居,平时两位百岁老人还一起聊天 、锻炼身体,交流“养生秘诀”。

  2010年2月5日,本报报道了 103岁的惠长绪老人的长寿故事。如今两年过去了,老人已经105岁了 ,身体依然硬朗。从薛元德家出来后,记者专门去了一趟惠长绪老人家中。

  “过年好。”已经两年没见了,老人竟然认出了记者,跟记者打起招呼。“今天降温了,没让老人出门,昨天还出门锻炼身体了。”老人的孙子惠先生说,爷爷虽然105岁了,还是喜欢锻炼身体,2日由于降温外面太冷,家人才劝阻老人不要出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惠长绪老人和薛元德老人经常在社区内锻炼身体,还一起聊天拉家常,交流“养生秘诀”。而两位老人共同的长寿秘诀就是心态好,生活有规律,每天锻炼身体。

  感叹:曾经木船海上漂如今竟有海底隧道

  “时代变得真快,我小时候到青岛那边要花一上午时间,现在只要十来分钟。”闲谈间,薛元德跟记者谈起了往事。

  “我们那时候摇着木船到青岛,要花四五个小时。”老人说,他年轻时,如果有空闲,喜欢到市区的中山路逛逛,那时中山路就已经有了繁华之象。“布店、饭店、钟表店……什么都有,街上经常有外国人。”

  谈到现在的变化,薛元德告诉记者,胶州湾海底隧道通车,他激动不已,为了见识一下“海下穿”,在2011年6月30日胶州湾隧道开通当天,他专门让儿孙开车载自己前往观赏。

相关阅读:

几种花适合老人养
为什么年纪大的人比较容易患上白癜风
手机支付要全面 不要丢下老人
贵阳老人创"世界之最" 1个"寿"字写出20008种
从01年开始冬泳 89岁老人冬泳成“大连之最”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