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感叹现今生活最好

  1月7日上午10时,石棉县老街子(小地名)一个普通的小院里,裹着小脚、白发苍苍的110岁老人李如金安静地坐在靠院墙的一把竹椅上。竹椅旁边,一笼鲜艳的三角梅生机勃勃。冬日的阳光照在老人身上,老人不时掸掸身上的衣服。

  石棉县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宋雪彬介绍,李如金生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是该县目前最长寿的老人。

  110年的光阴承载了老人怎样的一生?

  “卖菜女”嫁入贡爷家

  汉源县九襄镇,沿途良田果园,世代相传几百年。在这片广袤土地上,曾经有一大片蔬菜地,让李如金度过童年生活。李如金出身贫寒,她的父母以种植、出售蔬菜维持家计。

  “他们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让我读书。”依着封建旧俗,李如金不能上学,小小年纪,便跟随父母种菜、卖菜。

  “苦是吃过不少,但还是享过福的,呵呵……”话匣子还未打开,李如金情不自禁地乐起来。

  李如金有过两次婚姻,而最让老人津津乐道的是第二次婚姻。这一次,李如金嫁给了汉源清溪当地“曹贡爷”的二儿子。曹氏为汉源一大望族,家境殷实,在当地颇有影响力。

  “回门的时候,我坐大花轿,他骑马,沿途看热闹的人多得很哟……”说这话时,李如金脸上笑开了花,那一路的幸福场景成为她记忆里永恒的定格。

  “县长夫人”沦落为缝补匠

  “她爹(指丈夫)是县长哩!”在回忆第二段婚姻时,李如金不断重复这句话。而一旁68岁的女儿曹君英听到这话,总会纠正母亲:“他没有当过县长,解放后当了教书匠。”

  在纷乱的岁月里,个人的命运往往随着社会的变迁而瞬息万变。关于自己的丈夫,李如金和女儿曹君英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说法,至于孰真孰假,暂时无从考证。

  可以确定的是,随着抗战胜利、全国解放,“曹贡爷”家境逐渐衰败,李如金一家陷入困窘之中。

  老人回忆,50多岁的时候,丈夫去世,而自己也被儿媳妇赶出家门。恋恋不舍地扔下女儿曹君英,李如金拎着简单的行李,徒步翻越泥巴山,风餐露宿,沿途靠给人缝洗衣服,艰难维持生活。

  直到有一天,一条“大河”(青衣江)出现在老人面前,“她们告诉我,这儿就是雅安,让我就在这儿帮人缝洗衣服,挣点吃饭钱。”

  雅安,就这样成为老人生命中的一个驿站。如今,问及老人对雅安的印象,她只对青衣江记忆深刻——“我经常在那条大河边上洗衣服。”

  晚年生活幸福安康

  李如金于1997年搬至石棉县,与女儿曹君英一家同住,开始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现在,老人的生活很规律,三餐均以素食为主,偶尔吃一次鸡蛋和肉丸子。2010年,110岁的李如金出去逛街,摔了一跤。家人就没怎么让她出去了。不过,呆在家里,老人也闲不住,喜欢和家人聊天,听人给她讲讲外面的世界。

  在曹君英的眼里,母亲是一个“爱管闲事的热心人”。李如金曾经用中草药给人治病,80多岁的时候,还免费给人敷药。一提到为人看病,李如金会得意地讲述,她如何保住了别人要被医院锯掉的腿,又如何让别人起死回生。

  近年来,随着石棉县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曹君英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老人吃穿不愁,每个月还能领到200元的高龄津贴。

  宋雪彬介绍,目前,石棉县共有5名百岁老人,100余名90岁以上老人。按国家相应政策,每名百岁老人每月可享受200元高龄津贴,90岁以上无收入的老人则可享受一定的门诊医疗救助补助;当地党委、政府还会不定期组织这些老人进行免费体检。

  李如金即将迎来111岁的大寿。宋雪彬告诉老人,届时,石棉县老龄工作委员会将会专门来看望老人,为老人祝寿。

  老人布满皱纹的脸,舒展开来。

相关阅读:

几种花适合老人养
为什么年纪大的人比较容易患上白癜风
手机支付要全面 不要丢下老人
贵阳老人创"世界之最" 1个"寿"字写出20008种
从01年开始冬泳 89岁老人冬泳成“大连之最”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