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采访中,一位老人说,我和老伴儿现在就过着“四人帮”的快乐生活!好家伙,吓了我一跳!“四人帮”是什么人物?45岁以上的人谁不知道?他们早就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怎么还……
听罢老人的解释,逗得我哈哈大笑。由衷地敬佩咱天津人善于“翻新”、善于在生活中找乐儿、善于创造幽默的平民智慧。
他说,嗨,醋瓶子打酒——差壶啦!咱这“四人帮”不是那“四人帮”,是我们一对儿亲家,四个老的,帮着俩小的,还有一个小不点儿呢。咱是互相帮助的“帮”,不是拉帮结派的“帮”,也不是“青红帮”,是“白帮”——白帮忙嘛!
这些年,男女双方4位老人倾力帮助一对年轻夫妇和他们孩子的情况逐渐流行,堪称一种现象了。于是,我与那位老人另约了时间、地点,请他找几位同属“四人帮”的老人,讲述他们的故事。
四位老人帮子女
今年5月,春光明媚,某饭店新婚庆典现场,刘刚和李倩手挽着手,走过红地毯。在拜谢父母养育之恩时,这对新人向双方父母深深鞠躬,久久不肯直起身子……司仪把话筒递到刘刚手里,说有话就说出来吧。
刘刚泪如泉涌,他说,今天是我和李倩大喜的日子。我们的幸福是两个爸爸和两个妈妈给的!他们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又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成人,还倾其所有帮助我们结婚、组成小家庭。爸爸妈妈的恩情,我们一辈子也报答不完……
一对新人的真情述说,感动得许多人流下泪水。是啊,这一对新人太幸福了,这4个老的太辛苦了……
刘刚的父母都是“老三届”,一起在黑龙江兵团下乡……他们回城时,已经是将近30岁的大龄青年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天经地义。可是,结婚要有房子呀。他在工厂申请要房。因为厂龄短,三五年内没戏。他们没有“婚房”,只有一张“婚床”,就挤在家里唯一的屋子里,晚上,父母和两个弟弟、一个妹妹挤在一张床上,他们在另一张床上,中间拉上一道布帘……
好不容易熬到厂里分了一间平房,后来又调到楼房的独单。然后厂子就不景气了,然后就下岗,就买断工龄,就以“特殊工种”提前退休。
儿子刘刚没考上大学,职校毕业,在一家公司工作,月薪2000多元。小伙子身高1.81米,长得也帅气,追求他的姑娘不少。可是,当得知他父母已下岗或退休,而且,家里没有房子,一个又一个可爱的姑娘都跟他“拜拜”了。眼看儿子就30岁了,还没成家,父母愁白了头发。
去年春天,刘刚的父母参加中学老同学聚会。闲聊中,李倩的母亲说,我们闺女也没谈成一个呢。众同学说,好哇,他们年龄相当、条件相当,就让俩孩子谈谈吧。
没想到,这俩孩子一见钟情,还真谈成了。
刘刚的父亲说,我们家条件差,房子……李倩母亲说,要是小刚不觉得委屈,就住我们家,一个偏单,大间的给他们!
刘刚父亲觉得,这样结婚,委屈了儿媳妇,也委屈了儿子。儿子应该比自己生活得幸福,当父亲的才算没失职。所以,再苦,也要给儿子弄间房子。李倩父母很受感动,说多了也没有,我们支援20万!
就这样,刘刚父母拿出多年省吃俭用的积蓄25万。小两口又贷款20万,凑在一起,买了一套5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虽然是老式偏单元,但地点好、交通方便,装修后作为新房已经相当不错了。小两口知道,这是双方父母将来养老的救命钱呀。开始,他们执意不答应。后来,被父母真诚的爱心所感动,“顺者为孝”,满足父母的心愿,随后,就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恩情吧。
刘刚的父亲说,千万别写我的名字,孩子也用化名吧。谁让他爹无能呢,没给儿子挣来一套房子。不过,我的亲朋好友中,这类“四人帮”的事挺普遍。现在房价这么高,光靠年轻的孩子,根本就买不起呀,大都是靠四个老的帮忙,只是有的多、有的少。嗨,咱这一辈子为的嘛?还不是为了孩子!
四位老人帮孙子
61岁的张俞红说,我那孙伙计,就是我们“四人帮”给带大的。行啦,熬出来啦。今年都上幼儿园中班啦!最困难的时期已经度过了。
不帮哪行呀?我儿子是外科医生,儿媳妇是护士,俩人还不在一个医院。都忙。有急症手术,三更半夜,一个电话来了,就得往医院跑。结婚之后,人家小两口没打算要孩子。是我们四个老的,盼孙子盼得心急火燎,三天两头做动员。最后,立下帮助带孩子的“军令状”,人家才“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亲家母说她伺候闺女坐月子。这样挺好!人家闺女想吃嘛、有嘛要求,跟自己的妈妈好开口。跟婆婆就不好意思。当年,婆婆伺候我坐月子,我就感到别扭,就希望自己的母亲伺候……
可是,咱也不能图现成的呀。亲家两口子出力,咱就出钱吧。我们给雇了一个月嫂,还大包小包地往那儿运东西,钱上找齐呗!
刚出满月,就把亲家母给累病了。腰椎间盘突出,疼得不能下地……
赶紧接我们家来吧。好么,这小家伙太淘气啦,成心折腾人呀。晚上不好好睡,吃完奶,俩眼珠滴溜儿转,你得看着他,还得跟他说话,他冲着你笑……哏儿是真哏儿,可咱困啊!眼皮睁不开,脑袋生疼,你刚一打盹儿,他哇地就哭了。你不理他,你关灯,他哭得都走调儿了,你还睡得了吗?强打精神也得陪着他……嗨,受的那个罪就别提了。
“百岁儿”之后,我们“四人帮”开会商量,要打持久战,就得轮流“换防”,一边一个月地轮班。不光伺候小不点儿,还有他爹和他妈呢。儿子儿媳下班看看孩子,顺便吃饭,跟孩子逗够了、亲够了,人家回家睡觉,转天还得上班。
一上幼儿园基本就好多啦,特别知足呀。早晨送去,晚上接回来,他爱吃就吃几口,不吃,就是在幼儿园吃饱啦。是,现在上幼儿园比上大学还贵!费用还是“四人帮”出呗。虽然人家小两口挣得比我们多,可孩子是我们让要的,咱就得供着他上幼儿园、上学。再说啦,咱也舍不得干别的,给孙伙计花钱,心里乐意!
嗨,不光我们一家,我弟弟、我妹妹,还有我的同事,好多家都是这样。如今,竞争多激烈?靠小两口自己,还真带不了孩子,就得帮他们!
四位老人帮自己
60岁的赵晋生说,年轻的时候什么也不在乎,不听老人言。结果,还没算老,病就找上来了。幸亏我们和亲家“四人帮”互相帮助,不然,还真玩儿不转了。
原来,大前年,赵先生的老伴儿患中风,突然手脚发麻,嘴也歪了。幸亏女儿的公公是某医院心脑血管科主任,及时诊断、治疗,一点儿也没耽搁。天天要输液,就靠赵先生和亲家母轮流值班。女儿和女婿都是外企白领,你总请假脱岗,位置就没了,况且,他们下班还得接送孩子呢。还好,四个老的,三个帮助一个,总算度过了危险期。
然后,赵先生的老伴儿又在亲家公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恢复得相当不错,竟然没落下什么后遗症。
今年春天,亲家母做妇科手术,赵先生和老伴儿又帮着照顾亲家母,而且,成为“主力队员”……
赵先生说,我们体会到“四人帮”的方式太好了。过去说养儿防老,现在,一对年轻夫妇,既要工作又要抚养孩子,他们有心无力,没法照顾双方4个老人。“四人帮”是最切实可行的,一个有病,三个帮忙。现在,挺普遍的,同病房的,就有两个病友是“四人帮”。
相关阅读:
几种花适合老人养
为什么年纪大的人比较容易患上白癜风
手机支付要全面 不要丢下老人
贵阳老人创"世界之最" 1个"寿"字写出20008种
从01年开始冬泳 89岁老人冬泳成“大连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