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看《红楼梦》,就有一千个“红楼梦”。新昌县羽林街道大明市村72岁的孤寡老农民俞国兴心中就有自己的一个“红楼梦”,为此,他花费32年,六易其稿,续写《红楼梦》。无论别人怎么说,老人总是铁板一块。现在他的心愿是:有一天把续集写完,能亲眼看到自己续写的《红楼梦》出版。
昨天,记者赶到大明市村时,俞国兴正坐在床上埋头写,对于记者的到访,似乎没有多大反应,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红楼梦”里。
谈起为何要续写《红楼梦》,老人的话里始终绕不开一个“痴”,对“红楼”的痴……
六易其稿续写《红楼梦》
俞国兴虽然只有高小毕业,但从小喜欢看书。一直没有结婚的他,在哥哥的影响下迷上《红楼梦》。早在1978年,兄弟俩就对着《红楼梦》“捣鼓”自己的梦想,哥哥编写电影剧本,弟弟则续写“红楼”。1987年,哥哥还专程奔赴北京参加“红楼梦短期讲习班”,此后,听课笔记就成了兄弟俩的“宝贝”。
“哪知道从北京回来的第二年哥哥就因病去世了,所以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完成《红楼梦》的续写工作,这也算是完成哥哥的一个心愿。”老人告诉记者,正是抱着这样的一个信念,30多年来自己一直没有放弃。
但是“想”和“写”是两码事。从1978年到1990年的12年间,老人改改写写,用了五种思路续写,但始终不得要领。老人说,后来发现因为自己一直围绕着高鹗的续写打转,所以写了几十万字就无法再继续。
1990年,老人决定掉转思路,不再围绕“高鹗”打转,另辟蹊径改写“红楼”的结局。“打算续写100回,现在已经写了83回了,再有17回就该完结了。”老人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写了160多万字。
高鹗“写死”的人都“活”了
不过和众多悲剧结尾的续集不同,俞国兴的续写是大团圆结局。
在俞国兴的小说中,关键词还有“宝黛成婚”。
“我喜欢红楼梦,更喜欢曹雪芹,不喜欢高鹗。”俞国兴告诉记者,他续写的内容呼应了《红楼梦》前80回的内容,让高鹗“写死”的人在他的续集里基本都“活”了。
“最终,贾宝玉出征平乱回来,当上了平戎王,治理国家大事,并与林黛玉成婚。宝黛想尽方法采用了三种‘补天’方法,‘补天’成功后,双双返回太虚幻境。”俞国兴表示,前人写小说爱收尾呼应,他觉得红楼梦的故事是从女娲补天开始的,最终也要回到“补天”中来。
关于“补天一说”,俞国兴还特地作了一首长达700多字的诗,诗云:眼见人间隙缝处,处处缝隙都因私。私壑纵横纷争起,勘得公平灭尽私,四海皆平干戈息。
“但是这样的《红楼梦》还是《红楼梦》吗?”
俞国兴气定神闲。“这些人物就应该活着,让他们做出一点成绩来!”
为写《红楼梦》倾尽所有
用人生中最好的时间来完成一部小说。俞国兴的做法在很多村民看来是“呆子”行为。可俞国兴说“我是放不开自己的梦想啊!”
几十年来,俞国兴过最简单的生活,种田、种菜,自给自足,其他时间都用来写书。最困难的时候,老人借住在村兔场里,没有桌子就在床上写,有时就用箩筐架起一块木板充当书桌。写小说用的纸,8元钱能买1000多张,但很多时候这些纸也是亲戚朋友送的。
对于生活,老人还是乐观的。老人说,写小说需要灵感,有时候睡到凌晨突然就会醒转,然后就会坐起来写上几千字。
现在,老人每个月能领到100多元的低保金,还有60元一个月的养老补贴,这些钱都被用来购买纸和笔。
“年轻的时候一年最多能写上20回,但现在速度慢下来,一年也就写个一到两回。不过,我相信在我的有生之年一定能完成续写!现在,我最大的愿望是有一天我的小说能出版!”老人满怀憧憬地说。
各界评说俞国兴和他的红楼续集
“想不到我们新昌还有如此对待‘红楼’之高人。”在听到俞国兴续写《红楼梦》之后,不少人都会有这样的反应。
“听说老人写书的事迹后,我们特地赶到他家,要来了他前40回的续写,征得老人同意打印出来后,将书稿内容放到了新昌本地的论坛上。这么做,主要是想帮老人保存他的书稿,再者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关注老人的创作。我个人认为,老人的续写对红学研究是有益的。”新昌县林业局局长王忠超是新昌县最早关注老人创作的人之一。他告诉记者,第一次听说老人的事迹后,他就很为老人的精神所感动,所以赶着去拜读了几回老人的作品,并将老人的手稿带回来打印,然后放到新昌本地的论坛上。
续集前40回让新昌不少喜欢文学的网友看得“欲罢不能”,他们纷纷为老人的创作叫好。停止连载后,不少网友大呼“不过瘾”,希望能尽快看到余下的内容。
“老人的立意很新,也很大胆,对《红楼梦》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解读,他的理解有异于常人,但他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解方式,并能自圆其说,这就很让人佩服。”新昌县作家协会主席袁方勇说,他也很为老人的精神所感动,而且他认为老人的文字很老到,诗词方面的造诣也比较深。
“他的精神太让人敬佩了!”新昌地方文史研究者竺岳兵告诉记者,他也曾拜读过俞国兴续写的《红楼梦》,觉得老人非常不简单,因为在没有电脑的情况下,完全是凭自己的脑子,凭自己的理解在写书。而且他认为老人的知识面比较广,写续集博采了众家之长。
“听说老人的续集写到了80多回,已经有160多万字,其中不乏精彩的内容,我觉得如果有关专家能对其续写进行提炼,意义就会更显著。”王忠超表示。
相关阅读:
几种花适合老人养
为什么年纪大的人比较容易患上白癜风
手机支付要全面 不要丢下老人
贵阳老人创"世界之最" 1个"寿"字写出20008种
从01年开始冬泳 89岁老人冬泳成“大连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