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日夜看守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徐渭墓

  一位73岁的老人,整整7年,与一条狗、一台收音机相伴,日夜看护着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徐渭墓园。

  昨天,记者来到位于绍兴县兰亭镇里木栅村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徐渭墓园。半条小溪,一抔红土,数方青石,二三间陋舍,十来杆青竹,还有一位守墓人。

  深秋的上午,徐渭墓园阒无人踪,秋风刮来,竹子发出一阵沙沙声。徐渭一世清贫,墓冢也极其简陋,正方形,用条石叠砌,上覆黄土,前竖墓碑,上书“明徐文长先生墓”7个大字,为现代书法家沙孟海所书。徐渭墓旁还有其父母、兄、子的墓,以及一个徐渭纪念馆。

  “前来参观徐渭墓的游客不多,有时半个月才来一人,当然,有时也会一下子来个二三十人。”守墓人王长贵说。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开门售票、打扫墓区和徐渭纪念馆等。

  今年已经73岁的王长贵,兰亭镇里木栅村人,10多年前,他开始看守越国王陵,7年前开始看护徐渭墓园,当时的工资只有每月250元,后来涨到350元,现在是500元。

  “我一个人365天吃住在徐渭墓园旁,连除夕也不例外,刚开始守墓时,整整一个月时间静不下来,太冷清了。好在有一条狗、一台收音机终日陪伴着我。我最怕夜深人静时听到犬吠,这时心都会被拎起来,我放置在徐渭墓园的大米、狗食就曾经被人偷走过。”王长贵说。记者注意到,王长贵住在距离徐渭墓园50米处,四周都是山和田畈,买菜需要步行15分钟到村子里去,他的住所没有电视,连电话也没有。

  “说实话,我现在已基本适应这种冷清的日子了,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到山路上去走走,呼吸新鲜空气,白天就守着徐渭墓园,只是现在这份工作工资实在太少了,维持日常生活都有点难,好几次都想辞职不干了,但考虑到无人接班,更何况,自己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已熟悉,且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就坚持了下来。”王长贵说。

相关阅读:

几种花适合老人养
为什么年纪大的人比较容易患上白癜风
手机支付要全面 不要丢下老人
贵阳老人创"世界之最" 1个"寿"字写出20008种
从01年开始冬泳 89岁老人冬泳成“大连之最”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