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的简易床有四五十年,家里的热水瓶已经用了20多年,平常家里舍不得买煤球,以烧柴为主。生活在一个这样节俭的家里,上饶县84岁的离休老人丁世岳却济人不断,给贫困学生捐款,他一出手就是3000元。西南干旱,他捐款2000元;青海地震,他捐款1000元;甘肃舟曲有难,他又捐款1000元。
丁世岳老人家里简陋的家具
老人家里用了二十多年的热水瓶
老人家里常用柴灶蒸馒头
【好人好事】八旬老人济人不留名
又到了大学新生入学的时候,9月初,上饶县老干局局长陈荣中来到上饶县清水乡清水村,代表丁世岳老人向被中山大学录取的学生叶亮送上3000元助学金。叶亮在今年的高考中以590分的成绩被中山大学录取。由于哥哥在浙江大学学习,父亲又因为腿部残疾,一家人生活十分困难,正是有了丁老的3000元资助金,解了他家的燃眉之急。
老干局办公室汪主任告诉记者,丁世岳老人去年就捐款3000元,委托老干局资助了一名贫困学生上学,今年开学前夕,他又拿出3000元钱,让老干局将钱代送到贫困学生手中。丁世岳已经是一名84岁的老人,他捐资的时候一再交代老干局的人不要透露他的名字。如今,两名受捐助的学生连老人的姓名都不知道。
【好人生活】老人节俭一生济人一世
捐款出手大方的丁老家境其实并不好。7日上午,带着敬意,记者来到丁老位于上饶县一幢毫不起眼的老式两层楼内。这幢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房子占地面积只有数十个平方米,楼梯窄窄的,客厅也很小。
客厅简陋的木桌上,两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铁皮开水壶外壳好多地方都生了锈,但还被擦得亮亮地摆着,摆着老式彩电的旧电视机柜看起来也有些年头了。老人就坐在客厅的老藤椅上,头发有些稀疏,说话、动作都显得有些迟缓。
在一楼一张简易的木架床上,丁老73岁的老伴张芝香因为摔断了腿躺在床上养伤。她告诉记者,她躺的这张木床已经伴随她们家四五十年了,如今,家里蒸馒头还经常是烧柴灶。老伴一生都要求自己节俭,而乐于助人却也一辈子没有改变过。老伴和自己都是山东人,老伴刚参军时,就把身上最值钱的一块手表捐给了国家;下放在乡下修水库,他捐了钱家里人还不知道。今年给贫困学生捐款,他一出手就捐3000元;西南干旱,他捐款2000元;青海地震,他捐款1000元;甘肃舟曲有难,他又捐款1000元。平常帮助乡邻的那些大大小小的事就更不用说了。
【老人】碰见别人有困难就想帮
“不停地捐钱帮助人,有人也说我是傻瓜!”谈起周边人对自己的看法,丁老不以为然。老人帮助他人的出发点很简单,他这样告诉记者:“就拿下放的那段时间来说,乡邻买不起油和盐的时候,遇到这种困难,你不能不表态。”
老人还告诉记者,虽然老伴是家庭妇女,但他的退休工资也绰绰有余,5个儿女有的条件好有的也很困难,但他更愿意儿女们自力更生。他不乐意让受捐助的学生知道捐款人是谁,也不乐意见受捐助的学生,因为他捐款没想要回报,也不想给受捐学生造成心理负担。
【家人】被父亲善举潜移默化
正在家里照顾父母的丁老大女儿告诉记者,她最小的弟弟已经39岁,因为买不起房,如今还在外租房住。父亲首先想到的不是给他攒钱买房而是往外捐钱,对这点大家都没有感到意外。因为从小到大,他们眼中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家人从习惯父亲的善举到被潜移默化。四川地震的时候,她的捐款是单位里最多的;而正在成都的弟弟,一得知灾情后就跟朋友一起买了很多物资开车送到灾区发放……
老人的善举不光感染了他的家人。上饶县老干局去年转交给老人的被资助朱姓学生的来信中这样写道:“您的资助不仅大大减轻了我的家庭负担,培养我的生活自信心,也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现在有您在帮助我,今后我会把您的这种精神继续传承下去,去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
相关阅读:
几种花适合老人养
为什么年纪大的人比较容易患上白癜风
手机支付要全面 不要丢下老人
贵阳老人创"世界之最" 1个"寿"字写出20008种
从01年开始冬泳 89岁老人冬泳成“大连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