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78岁的普通农村老太太,儿孙绕膝,正值享受天伦之乐之时;一名97岁的孤寡老人,无儿无女,曾不敢想象自己的晚年。然而,这两位命运迥异、非亲非故的老太,生活在11年前发生了交集:时年67岁、生活并不宽裕的她,主动照顾起了瘫痪在床的同村“老姐”。她们同住一个屋檐下,同吃一锅饭,11年如一日……在孝昌县季店乡陡山村河边雷湾,这样一曲悠长委婉的爱心故事仍在演绎,感动着四邻八乡。
年龄上已是两代人的肖文秀与杨明惠,已情同手足
老人少吃多餐,肖文秀为杨明惠准备了馒头当零食
肖文秀为她擦脸,杨明惠老人美美地闭上了双眼
“你会好的!”肖文秀总是一脸笑容为老人排解心结
两家的饭食都由肖文秀老人准备
本报昨日曾简要报道这对感人的老姐妹,今日细说其中故事,仍有感动在心间。
“她是个遭孽的人,我不管她,心里过不得”
孝昌县季店乡陡山村河边雷湾是一个偏僻的村落。9月23日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村头的时候,住在河边雷22号的肖文秀起床了,视力不太好的她摸索着走到小院门口的小屋,喊了声:“杨嫂,您醒了么?”躺在小屋床上的老人应了声:“我醒了。”“那我去打水来给你洗啊。”“好!”
这样的对话持续了11年。小屋里的老人名叫杨明惠,今年97岁,肖文秀称呼她“杨嫂”,其实两人非亲非故。20多年前,杨明惠的丈夫去世后,既无子女又无亲人的杨明惠,就紧挨着肖文秀家,搭了间小屋住了下来,两人成为一墙之隔的邻居。
1999年10月,86岁的杨明惠在菜园摘菜时意外摔伤,瘫痪在床,无人照料;当时已经67岁的肖文秀就默默承担起了照顾杨明惠的责任。“她无儿无女,是个遭孽的人,我挨着住,不管她的话,心里过不得。”肖文秀说话时手没停,忙着给杨明惠梳洗。她这一管,就是11年。
安顿好杨明惠,肖文秀赶紧往自己地里走去。她和老伴还种着5亩多田地,老伴雷正汉天不亮就下地干活了,她要过去帮忙。9时许,肖文秀和老伴在地里忙完回家弄早饭,早饭有蒸鸡蛋。“我每天早上打两个鸡蛋蒸鸡蛋羹,杨嫂吃一个,我跟老伴两个人吃一个。”肖文秀养了6只鸡,下的蛋从来不卖,因为“杨嫂喜欢吃鸡蛋”。做好早饭,肖文秀盛好一碗,先给躺在床上的杨明惠送去。杨明惠吃饭的碗,比肖文秀和她老伴的要大。“杨嫂的胃口好着呢。”看着杨明惠吃饭,肖文秀乐呵呵的。
相惜相伴,“老姐”三次谢绝进福利院
吃完早饭,收拾停当,肖文秀又走进杨明惠的小屋,一边帮她按摩四肢,一边陪她唠嗑。肖文秀说,这也是每天必做的事,因为对于卧床的老人来说,需要这样“活动”一下。
11年里,肖文秀不仅每天给杨明惠按摩,早晚擦洗也成了肖文秀的“必修课”,她定时给杨明惠翻身、清洁皮肤、洗涤衣被,有时还用手为杨明惠抠大便。卧床11年,杨明惠没生过1次褥疮。老人气血虚,夏天不怕热,但一到冬天就受不了冷,为此,肖文秀和老伴会提前准备些干树桩干木头,白天生火炉暖房子,晚上再准备几个热水袋给杨明惠取暖。
11年的相处,肖文秀熟知杨明惠的口味,除了每天给杨明惠做鸡蛋羹,还换着花样做日常的饭菜,不时“打打荤”;杨明惠很喜欢吃糖,肖文秀专门给她准备了一个罐子,里面有时装白砂糖,有时装糖果,隔上三四天买一回……
在肖文秀无微不至地照料下,杨明惠身体逐步好了起来。每天在肖文秀的帮助下,还可以坐上几个小时,生活可以部分自理。“现在好多了,杨嫂自己能挪动,晚上不用我起来了。”而前几年,肖文秀每天晚上要起来几次照顾她。
肖文秀说,自己对她的好,杨嫂心里很明白。杨明惠曾多次告诉肖文秀:“你一天从早忙到晚,我也帮你做点事。”肖文秀的眼睛早年被烟熏坏了,杨明惠的眼睛比较好,能够穿针引线,于是家里缝缝补补的活就都由她来做。肖文秀笑着说:“这是杨嫂心疼我哩!”
2003年9月,季店乡建立起农村福利院,乡民政办首先考虑让五保老人杨明惠入院,先后3次接杨明惠到福利院安享晚年。杨明惠舍不得离开肖文秀,肖文秀也不想让杨明惠走,就谢绝了民政办工作人员的好意。
11年里,为了“老姐”,“老妹”从未出过远门
肖文秀照顾杨明惠11年,杨明惠从来没有生过一次病,连声咳嗽都没有。可是,肖文秀却因为照顾杨明惠受了两次伤。
2007年腊月二十六中午,肖文秀一手端着饭、一手提着装满开水的热水瓶给杨明惠送饭。她走到杨明惠住的小屋门前时,感觉自己的大腿很痛,仔细一看,才发现热水瓶的瓶塞掉了,一瓶开水全部淋到她穿的棉裤上。这次大腿烫伤,肖文秀在床上躺了一个星期才好。这个星期里,肖文秀的老伴雷正汉要照顾她和杨明惠两个人。
2008年9月1日傍晚,天下着小雨,肖文秀在给杨明惠送饭途中摔伤,大腿骨折、肋骨骨折住进医院,躺在病床上的肖文秀仍然惦记着杨明惠的一日三餐,嘱咐老伴、儿媳按时给杨明惠送水送饭。出院后,肖文秀在众人的劝说下,被女儿接到自己家照顾。两家之间有2公里,老伴雷正汉每天往返3次,给杨明惠送饭。仅仅在女儿家住了1个月零2天,肖文秀就闹着要回家,她放心不下杨明惠。
“我还没完全好,是大女婿把我背进门的。杨嫂就像自己屋里人一样,离远了我不放心。”自己摔伤躺着不能动,肖文秀想的不是自己吃了多少苦,而是心疼一个人在家的杨明惠。
这一个月零2天,是肖文秀11年里唯一一次离开杨明惠。11年里,为了照顾杨明惠,肖文秀从没出过远门。
“我要活100岁,大妹把我照顾这么好,我舍不得死哟!”
老人们现在住的房子是村支书雷耀成的房子,砖混结构。雷耀成搬到新家后老房一直空着,2005年4月,看到肖文秀家的土坯房非常危险,雷耀成把几位老人安排在自家老房里居住。不多日,肖文秀家的土坯房就被一场暴雨冲垮了。之后,为了方便老人活动,雷耀成还把院子重新做了水泥地坪。
如今,这个栽有一个大柿子树的院子,成为两个老姐妹休闲的好地方。肖文秀和老伴经常在儿子或邻居的帮助下,把杨明惠扶到椅子上,然后抬到院子里透透气。“这个马上可以吃了吧?”下午3时,太阳很温暖,杨明惠坐在院子里,指着树上的柿子问肖文秀。“是的,等红了才好吃。”肖文秀拉着杨明惠的手聊天,说着她们年轻的时候,说着村里的人和事。“杨婆婆,您老还好啊,我看您要活到100多岁!”肖文秀把记者的问候“翻译”给杨明惠。“好,好,大妹把我照顾得这好,我舍不得死哟。”杨明惠笑呵呵地说。
肖文秀多年坚持伺候老大姐的行为,熏陶了儿女的心灵。5个子女也“继承”了肖文秀的优良品德,勤劳善良、孝敬长辈、和睦邻里,成为当地有口皆碑的敬老孝亲家庭。
肖文秀11年如一日对杨明惠的细心照顾,令村里人和乡干部很是钦佩。“就是年轻人照顾自己的父母,也难得做到这样。”他们说,“肖婆婆是陡山村人人称道的敬老孝亲标杆!”
相关阅读:
几种花适合老人养
为什么年纪大的人比较容易患上白癜风
手机支付要全面 不要丢下老人
贵阳老人创"世界之最" 1个"寿"字写出20008种
从01年开始冬泳 89岁老人冬泳成“大连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