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天气温的逐渐降低,医院里各种疾病的患者明显增加。专家提醒人们,隆冬季节,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由于气温骤变,应当特别注意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同时,有血管病病史的人要注意避免复发。
气温骤变易诱发脑血管病
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石祥恩教授说,脑血管病是指脑部动脉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发生病变,从而引起颅内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受损的一组疾病。临床上常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和偏瘫为主要表现。中医学称为“中风”或“卒中”,也是人们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和俗称。因这类疾病起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变化迅速,像自然界的风一样“善行数变”、“变化莫测”,因其发病突然,也称为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在气温突降时,他们的活动大多会有所减少,使体内血流速度迅速减慢,如果再加上原有的脑血管粥样硬化,血液黏稠度高等原因,容易促进血栓形成而使脑血管部分阻塞,从而引起口眼歪斜、语言障碍及肢体功能不全等症状。另外,中老年人的抵抗力大多较一般人弱,气温突变常易引起感冒、腹泻等病症,而使机体疲劳、心脏功能减低,全身血容量减少还会直接影响血流速度及血液黏稠度。
在寒冷的季节里,中老年人除了应注意保暖之外,尚需维持正常而有规律的生活,切不可因寒冷而贪眠,即便不能到室外活动,也最好能在室内做些体育活动。同时,如果患上一些小病,也要积极治疗,以免因此酿成大病。
别忽视中风的先兆表现
一般来说,中风在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前会有先兆表现。1.单眼视物不清或眼前发黑,眼眶及眼球痛,流泪;2.半身麻木、力弱、流口水、舌头发硬发麻、口齿不清;3.眩晕、恶心、呕吐和走路不稳等;4.一过性的意识不清或嗜睡;5.原有头痛的性质发生改变,由阵发性发作变为持续性不缓解,头痛剧烈,伴有恶心、呕吐等。
如果出现中风先兆情况,周围的人要尽量保持镇定,在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同时,抓紧时间联系医院等待急救。如果病人意识清楚,可让病人平稳地仰卧,避免震动,不可随意挪动,头部略向后,以开通气道,并要注意保暖。如果病人处于昏迷状态,应将头转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而导致窒息。
脑血管病患者要定期复诊
在冬季,脑血管病患者应怎样注意生活中的保健和饮食营养呢?
首先,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可靠用药,这是预防疾病发作的关键,可靠的治疗药物应包括: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活血化瘀芳香开窍双效类中药等。病人一定要定期复诊,随时关注病情的变化;另外,要注意生活中的自我调节。
1.生活规律,注意保暖
不要过早晨练,最好在早饭后9-10点阳光充足时再锻炼,多晒晒太阳可促进钙质合成和吸收,在外出活动时要注意添加衣服,尤其要重视手部、头部、面部的保暖。同时要保持大小便畅通,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2.慢起床
应在清晨醒后养神5分钟再起床活动。因为清晨人体的血管应变力最差,骤然活动易引发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病病人醒后须在床上躺一会儿再起床,避免脑血栓发作。冬季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原因都与血压的骤然波动有关,保持血压平稳是关键。
3.适量运动
要根据身心情况锻炼身体,每天有氧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注意不要选择爬山、跑步、打球等激烈运动项目。一般每周不少于3次,每次20-40分钟,运动量以不感疲劳为宜,且不伴有头晕头痛疲劳等,自我感觉良好为宜。
相关阅读:
老年人养宠物对身体好吗
大揭秘:老人身体越来越弱的11个因素!
关注生活:慢病老人也能乐享生活
避免老年痴呆发生老人生活中该怎么做
年纪虽大心仍疯狂 老当益壮是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