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昨天是一年一度的“世界家庭日”,正如这首脍炙人口的《常回家看看》中唱的,作为家庭重要成员的老人,最希望与最需要的是儿女们能常回家看看,可是现如今为了生计而奔走的您,“常回家看看”您真的做到了吗?您可否了解你们的父母到底需要些什么?
儿女不懂老人孤独心
63岁的卞大爷住在盐城市的东闸5巷内,虽然他住的屋子不大,但是却被孝顺的儿子里里外外的装潢了一遍,看起来整个房子富丽堂皇。但是对此卞大爷却无奈的说:“装的这么好看有什么用呢?他装潢完了人就走了,又没时间回来看我,而这个房子被他搞的还不如原先的老房子,现在就连墙上想钉颗钉子都找不着地方,干什么事情都得小心翼翼的。闷得慌啊。”
面对充满现代味的“新房子”,卞大爷称他仍然是怀念从前的样子:一间房子里放些家什,一张大床上铺床褥子,或是一张竹篾凉席。可现在,曾经的家已经变得越来越陌生,再也找不到一点亲切感,而儿子与媳妇都在外面工作,“平时一个人望着这富丽堂皇的屋子,心里啊,总是空落落的。”
儿子在外面每月给自己汇个千把块钱作为生活费,“可这么多钱有什么用呢?每月自己生活费也不过才三、四百,唉!我都是半截入土的人,只希望他们能够常回来看看我,有个谈谈话的人就心满意足了。”
孤独中老人盼儿归
现年72岁的张奶奶则告诉记者,她与老伴最盼望的是长假或者是春节的到来,因为每逢这个时候儿女们才能回家看看,自己也可以看看孙女、孙子怎么样了。“我们平时盼星星、盼月亮,盼的就是一家聚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吃个团圆饭,我们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图个啥呢?不就是老了能图个天伦之乐嘛。”
张奶奶与儿女们最常用的联络工具是一部红色的电话机,有的时候儿女们会给她打个电话回家来报个平安或嘘寒问暖的,每次这个时候张奶奶的眼眶都是湿的。她告诉记者,虽然她老伴常常说她没耐性,但其平时老伴时常会将春节拍的全家福拿出来看,她知道老伴想儿女的心情是和她一样的。至于儿女们在电话里常常让张奶奶与老伴一起到儿女工作的地方散散心,见见世面的想法,张奶奶说:“我们年纪都这么大了,受不了坐车转车的折腾,而且就算到那边的时候他们也不方便,唉。”
专家提醒儿女应常回家看看
对于目前普遍的“空巢”现象,盐城工学院社会科学部徐报喜教授分析认为,现代社会竞争的压力,子女们为了工作或生活而不得不离开父母。在国家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后,时隔二十多年后这些独生子女现如今都已经长大成人了,这些子女在结婚后同时要供养4个老人,所以负担过重,不得不使这些独生子女离开父母去努力工作,而这种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多起来。
他说,出现这种情况子女们也是没有办法,子女们也有自己的事业,总不能一辈子陪在父母的身边。作为父母一定要支持与理解自己孩子的事业,老人们如果觉得寂寞,可以出去打太极拳或跳扇子舞等,自己找点乐子。但是子女们有空闲时间时则尽可能的常回家看看,实在是无法脱身的时候也应该常给父母打打电话,同时子女们不要总以为平时给父母一些金钱或给一些物资补偿,就能使自己父母快乐起来,其实对于父母而言孩子在自己的身边才是父母最大的快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