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年节,老人盼望儿女送什么?记者采访发现,老人并不都希望儿女回家带名烟、名酒、高档滋补品,也不单一地要求儿女常回家看看,而是盼望儿女能为他们送上一件“精神礼品”,一份“精神抚慰”,一副“心理药剂”。这件“精神礼品”,也许就是老人心中一个愿望的实现、儿女事业有成的一个喜讯、孙子的一张奖状等等。
以往,每逢新春佳节,儿女们无论多忙、离家多远,都忘不了向父母尽奉孝道,表达孝心。路远回不了家的,为父母汇上一笔数目可观的钱款;路近的,送去大包小包的丰厚礼品,像名烟、名酒、十全大补膏、人类等礼品,或是衣服、帽子,手套等日常用品,新潮一点的为老人送上一份按摩器及体育用品,可谓一应俱全。然而,对于这些金钱、物质上的尽孝,现在很多老人却并不怎么领情,甚至不以为然,有时还不太高兴,儿女的一片孝心反遭老人“冷落”。
究其原因,现在老年人不愁吃、不缺穿,他们最需要的是“精神安抚”和“精神礼品”,也就是精神需求。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因为知识文化层次的不同,需求也不尽相同。那些离退休后身体健康、闲暇较多的老年人,他们的需求是了解国家大事,希望自己的爱好得到满足,养花、养鱼、绘画、书法、摄影、收听他们那一代人迷恋的戏曲;有的愿看自己感兴趣的政治、文化、体育、保健等方面的综合报刊……这一类老人最需要的就是“精神礼品”。
对于年高体弱,甚至长期卧床不起且少有人陪伴照料的老人,孝敬他们的礼品无需太多物质上的用品,重要的是“精神安慰”,也就是心理治疗。作为儿女,平时上班再忙,也要在春节期间多陪陪老人,呆在老人身边陪他们聊聊天、说说话,拉拉家常。通过聊天,一方面起到抚慰、劝导、沟通的作用,一方面达到帮助老人解除精神负担、宽心养病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