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如何让他们安享晚年?

  10月9日,天空下着蒙蒙细雨,在重阳节来临之际,来自江海区的20多位农村“空巢老人”聚集在一起喝早茶、游东湖。对于这些老人们来说,这样的活动显得有些特别,因为他们当中有的十几年未进过城区。

  “空巢老人”,一般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但在江海区,义工将其定义为“无儿无女的老人”。“他们有的没有结婚,可能是五保户,有的是低保户,但都有一个共同点,是独居老人。”据江海义工联秘书长许少芬介绍,江海区由于农村地区多,可以说是此类“空巢老人”聚集较多的区,“尤其在外海”。据统计,江海区这样的“空巢老人”有280人。

  -现状

  艰苦的独居生活

  10月份天气转凉,66岁的吴大昌终于能回到自己的屋里睡觉。在这个漫长炎热的夏天,他晚上都睡在距家不远的寺庙门口,只因“家里没水没电”。自从侄子建了房子搬出去住后,他一直一个人住在上百年的老屋。最让他头疼的是,居住环境残旧,水电也不通。“十几年来都这样。”他说,“反映过,但听说很难修,最后不了了之”,所以他也不理了。

  现在每隔两三天,他就到附近挑水。“煮饭用不了多少水,就是洗菜用水多。”因此,他基本都是在外面大排档解决三餐。虽然习惯了没水没电,但是酷热夏天里实在难以入眠,只能到外面睡。“寺庙门口那里有帐蓬,不怕雾水打湿,我用四张凳子拼起来睡。”他说话的语气十分平和。

  “每天晚上八点多就睡,早上四五点就起床,每餐都要喝几两红米酒,偶尔到中心市场帮侄子卖鱼,拿些‘小费’,有空的时侯就到镇上的‘老人之家’看看电视。”这便是老人家的生活。

  他在“老人之家”相识的邓杰权,显得稳定些。他每天都会一个人做饭。今年中秋,他拿着民政局送来的一盒月饼一个人过了节。65岁的他精神状态很好,平日里,常常到“老人之家”打打牌、看看电视。在旁人眼里,他还是个“文化人”,认识些字,但是他却总是看不懂账户里的补助费,“补贴的数目经常不一样”。可这些一般拿来跟同伴聊过后也没有过多理会,一直守着“多有多用,少有少用”的原则。聊天中,他给人感觉是淡定,只是提到家和家人,他便会突然沉默不语。

  想进敬老院而不得

  没有“养儿防老”,没有丰富的业余生活,这些来自农村的“空巢老人”,不但生活条件艰苦,而且总让人感觉游离在生活之外。随着年龄增加,有些人也开始着急自己的养老问题。

  家住外海的龚新宜,今年66岁,一共五兄弟,如今只剩下三兄弟,而且三人都未婚。分家后,三兄弟各自过上独居生活。一年前,聋耳的三哥龚新发申请获得批准,进入了外海敬老院。年近80岁的大哥龚新华也搬去与侄子一起住,只剩龚新宜仍一个人生活。

  “我也想进敬老院,但是现在好像不收了,条件也不符合。”现在的他也开始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虽然平时三兄弟聚少离多,但自从三哥进敬老院后,他的观念也在改变,“在那里包吃包住,总比一个人煮饭、吃饭好”。

  -出路

  提高养老补贴和养老意识

  在城市里,提到养老,很多人会想到养老院。然而在镇、村,养老院十分缺乏,公办养老机构更少。以外海为例,外海敬老院是该街道办唯一的敬老院,目前,这里聚集着来自该镇街不同村委的10个老人,平均年龄都在70岁以上,近年来,这里的老人逐渐减少。据了解,最高峰时这里有将近20个老人。

  为何敬老院人数减少,却仍有人想进而进不得?55岁的院长郭炳森解释说,因为申请是有条件的,敬老院主要针对鳏寡孤独的老人,费用由政府支付。现在的情况是“想进的进不了,让他进的不想进”。他说,当中除了申请条件的限制,还有很多个人原因。“他们都是有补贴的,一些身体健康、行动方便的,你让他们进去,他们不愿意,宁愿自己拿着钱,自己支配。还有些人有顾虑,进入敬老院,说出来不好听,而且有的可能进去后,再不能拿到生产队的分红。”据郭炳森表示,很多老人都是生病了,撑到实在行动不便无法照顾自己才进去。可喜的是,现在老人的意识慢慢开始转变。

  对于在敬老院服务了20多年的郭炳森来说,他倒是希望人数可以多一些。这样一来“经费就充足些,大家伙食也会好些。”据介绍,现在外海敬老院里的每个老人都可以获得政府350元/月的补助,其中60元早餐费和5元理发费发到老人手中自行支配,其余的都划到敬老院统一管理,用于老人的生活起居、医疗等。“现在物价涨了,很难维持。有时一些热心人士送来米、油和慰问金,还可以帮补一下。现在不敢买新鲜的排骨,一斤要17、18元,太贵了,平时都吃冰冻的肉骨。”他说,今年5月曾向当地民政局申请提高补助标准,但现在还没有下文。

  心理更需要得到关注

  实际上,农村“空巢老人”经过长期独居生活,心理的问题更需要得到关注。74岁的陈伯伯去年进入外海敬老院,因为脾气暴躁,经常在院里吵吵闹闹,影响其他人的生活作息,多次被投诉。“一个院里有一两个这样的老人就很麻烦了。”郭炳森说,其实老人都是像小孩子一样,需要哄和关心。“平时一旦有人来探访,他就会变得很正常,很听话。”

  近年来,社会开始关注这一群体。江海区把这些“空巢老人”作为主要的关爱对象之一。现在,义工探访服务队坚持每月上户一次,和老人谈心,了解老人需求,并向社会反馈信息。与此同时,组织各种活动丰富业余生活。

相关阅读:

什么原因会导致男性变老
心态年轻 老得慢
有心理障碍怎么办呢?
老人过度依赖电视危害多 2
老人过度依赖电视危害多 1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