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将到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日显突出。如何统筹解决这一关乎农村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
笔者日前回乡探望老人时,发现不少村成了老人村。这些留守老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独守空房。这些老人缺乏子女的关心和照顾,除了经济方面的困扰,由于缺乏沟通还导致精神空虚、遇事多愁、心理软弱,往往由失落感而产生抑郁症,一旦遇上不愉快的事情或患病,甚至会产生轻生念头。除此以外,由于老人身单力薄,安全防范和自卫能力较弱,致使侵害农村留守老人的犯罪行为屡有发生。
所以,留守老人的精神健康应当引起子女和社会的重视。特别是在外务工的子女,心中要想着老人,除了在经济上尽量给予足够的支持外,平常还要多与老人联系,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常回家看看。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应给予更多关注,让农村留守老人安度晚年。
首先,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多给进城务工人员就业机会,以免他们因失业而无钱养家,还要尽量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其次,劳动、工会、妇联等部门要配合企业,教育农民工增强家庭观念,合理安排收入,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各地公安部门和农村基层组织要加大对侵害农村留守老人犯罪的打击力度,教育老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建立留守老人登记管理制度,实行村民互动机制,保护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农村基层组织也要定期走访老人,组织留守老人开展一些活动,一旦发现老人精神上有异常,要及时找医生进行医治。当然,老人之间也要互相关心、互相扶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