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海先当泥瓦匠,现在是开发商

  上世纪80年代,“万元户”一词代表的是“先富起来”的一群人。在那时的小城泗阳,我也是其中的一个。现在,我在泗阳和几位同行成立了房地产公司,由原来的“包工头”成了现在的开发商。

  下海第一年就赚大钱

  1981年,我刚满20岁,应招到泗阳众兴酒厂,成为一名酿酒工人,每月60元工资。由于家里穷得叮当响,我成家特别是有了孩子后,我的工资就远远不够用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让我想到下海。

  1983年底,泗阳一批批建筑队伍北上,到东北去掘金。我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毅然从酒厂辞职。1984年,我首先到宁夏做了一个普通瓦匠,后来又带着几个小工,在当地的矿上修下水道、建花园。北方的冬天来得早,也更冷,有许多人因为受不了寒冷而偷跑回家,而我就是在最冷的时候,也在各个工地间忙碌着。那一年,我赚了1万多元钱。

  买进口摩托车很风光

  1985年底,我风尘仆仆地回到阔别一年多的家,在外地这段时间,我还错过了第二个孩子的出生,所以在路上我就盘算着给家人带什么礼物。火车经过北京时,我给家里买了两样家用电器,一台三洋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一台已经记不清牌子的录音机。

  当时只有我家里有电视机和录音机。过年那段时间,家里每天晚上都挤满了看电视的人。当时村里的年轻人还经常三五成群地拎着我家的录音机,声音开得大大的,从村西头溜到村东头,在哪停下都有很多小媳妇、老奶奶围过来看。两年后,我又从外地买了一辆当时泗阳第一辆进口摩托车,日本原装的雅马哈100。

  带出几家万元户

  富了以后,我看到村里有很多年轻人赋闲在家,就想带着他们一起出去干,于是就组织了一个十几人的工程队,再次北上。这一干就是四五年,当然也带出了几个“万元户”。因为这,乡里还给我颁发了“致富能手”的锦旗。1989年,我回家全力开拓家乡市场,随后和其他几个“万元户”,为家乡捐建了希望小学。

相关阅读:

一段幸福的婚姻里,需要你用真心去维护
恋爱时,男生“对你再好”,但是“不能给你这些”还是趁早拜拜吧
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哭诉:其实我们更懂得珍惜
老年人酗酒的危害竟这么大
饭后养生 2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