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新郎是毛主席生活副官

  我的父亲名叫陈友生,是1930年入伍的老红军。

  康克清给父母证婚

  1944年,组织上将18岁的母亲肖桂玉介绍给了父亲。康克清大姐做证婚人,父母在延安兵站部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仪式。

  主席每餐一荤二素一汤

  父亲给毛主席当过多年的生活副官。在他去世之前,曾给我们讲述了在毛主席身边的故事。

  1930年冬,父亲被分配到红军总部担任理发员,经常为毛主席、朱老总等中央首长理发。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以后,父亲分在西北局留守处工作。1937年12月,父亲到延安总部意外遇见了毛主席。父亲连忙敬礼:“主席,您好。”毛主席举目一看: “呵,是陈友生啊!好久不见啦。”没谈多久,主席就问父亲: “你愿不愿回总部?来这当‘官’!”

  当什么官呢?几天之后,父亲知道了谜底:毛主席的生活副官。父亲走马上任,他诚恳地向毛主席报告:“我文化低,能力弱,要请主席指教。”主席把手一挥: “你我都是湖南人,炒菜多放点辣椒就行了。不过,你给我当生活副官,我也要约法三章:一是伙食标准按小灶规定的标准开支,不准超支;二是公私要分清,公客按上级规定申请补贴,私客在我个人稿费中开支;三是要勤俭节约,不糟蹋浪费粮食,动手开荒种菜改善伙食。”当时,毛主席按规定吃小灶,标准伙食费是3.5元边区币。父亲精打细算,每餐一般是一荤二素一个汤,花样餐餐变,辣椒餐餐不少。说到辣椒,父亲还提到一件事。长征过草地的时候,干辣椒皮是活命的宝药。事务长给每个战士发了10个,父亲见毛主席爱吃就开后门多领了20个。哪知毛主席知道后很不高兴: “你给我把多领的辣椒退回去!”为了解决开小灶的蔬菜供应问题,毛主席还带着工作人员在后山坡挖整了五块小菜地,黄瓜、辣椒、茄子,每样都栽了一点,青菜四季不断。

相关阅读:

一段幸福的婚姻里,需要你用真心去维护
恋爱时,男生“对你再好”,但是“不能给你这些”还是趁早拜拜吧
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哭诉:其实我们更懂得珍惜
老年人酗酒的危害竟这么大
饭后养生 2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