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捡木耳迷路

  1969年9月,我和“插友”们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龙湖五队插队落户。在那认识了“咬指”。他娘生了好几个小子都没留住。 按照村里迷信说法,生他时一狠心咬断了他的小指,大家就叫他“咬指”。

  那时北大荒水草丰美

  “咬指”是我们知青的最好伙伴和导游。别瞧他才十五岁,知道的事情多着呢,他告诉我们:夏天,到山上积水的泡子里捞蛤蟆冻吃。蛤蟆冻就是名贵补品蛤蟆繁殖所产的卵。在卵还没成蝌蚪前,水里有一层乳白透明的水冻。用手轻轻地捞出冻,吸上一口,别提多清爽可口了。

  捡木耳险迷路

  听“咬指”吹得那么神乎,我们真想扛上枪,领着狗到山上去演习一番,可惜一无枪二无狗,只好作罢。上山次数最多的是捡木耳,跟“咬指”捡了几次后,我们就开始自以为是了。那次,我和阿钿五人,起个大早冒着蒙蒙细雨上山。连续下雨,正是木耳的高产期,阿钿碰到了好运:在半人高的草丛中,静卧着一根大腿般粗、长约四米的柞木。多年来谁也没有发现过,整根树上长满了大朵木耳。包装满了,阿钿麻利地脱下了线裤,扎上裤管。一条裤子都装得鼓鼓囊囊的,我们一起找了一棵醒目的桦树,把线裤“寄存”在上面。

  天知道,待我们再采一圈回来时,“寄存处”不见了!原来,我们迷路了。两个多小时后,当我们疲累地回村时,念叨的还是那一裤子的木耳。

相关阅读:

一段幸福的婚姻里,需要你用真心去维护
恋爱时,男生“对你再好”,但是“不能给你这些”还是趁早拜拜吧
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哭诉:其实我们更懂得珍惜
老年人酗酒的危害竟这么大
饭后养生 2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