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翁的红歌情,曾入朝参战

  敖八俚是江西南城县人,生于1928年,现年80岁。他于1946年参加新四军,曾任31军军长周志坚的警卫员。在抗美援朝时,入朝参战的29军代军长王近山向周志坚借用敖八俚做他的警卫员。从此,敖八俚跟随王近山在朝鲜参加了包括上甘岭战役在内的大小战斗数十次,曾获四枚纪念(勋)章。他虽然满身伤痕,但意志坚强,把在革命队伍中学会的革命歌曲,唱给自己唱给周边的人,一唱就是50年。

  走上革命路

  敖八俚,在10岁的那年,他被过继到山东姑姑家。姑父本是做木材生意的,因日本鬼子入侵,生意难以为继,养家糊口都觉得困难,便参加了当地由共产党人领导的抗日游击队。1941年,敖八俚13岁时被送往一潘姓药店老板家当学徒,学了一些基本的中药医术。

  1946年,当地国民党政府得知敖八俚是“共匪”小头目家的孩子,令特务们到药店抓他。在游击队当分队长的姑父知情后,便当夜将他接走,把他送进革命大家庭,编入江南游击队淮河中队33分队(新四军一部),在江苏晋江里打游击。他们白天蛰伏于芦苇荡,晚上则背着小马枪到城里去打土豪,到敌人的鼻子底下去袭扰敌人,空闲时就由部队文书教大家唱《新四军进行曲》等革命歌曲。敖八俚从部队转业以后的红歌生涯正是从这时开始的。

  机警擒特务

  1948年底,敖八俚所在的游击队被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1军一部。敖八俚因其聪明伶俐被军长周志坚看中成为他的警卫员。渡江战役后,31军沿金蒲(浙江金华?福建蒲城)线进攻,很快便攻入福建厦门。期间,敖八俚在执行送信任务的途中,由于警惕性高而抓获了国民党的一个女特务,他因此而荣立一等功并参加了公安部首届功模大会获纪念勋章一枚。

  敖八俚机警擒获女特务的经过是这样的:他在送信途中远远看到树丛中一名身着旗袍、脚穿高跟鞋、一头蓬松的卷发、打扮时髦的女人,当时天气不冷,这个女人两腿却不停颤抖,见了他后神色较为慌张。她的这一打扮和异常举动立即引起敖八俚警觉,立即走过去盘问。在盘问中这个女人很快就露出了破绽,后经搜查,从她高高的鞋跟中搜出了一个微型发报机,而发报机的电线则是在她身穿的旗袍从下而上再到头发里穿出。原来她正躲藏在这里发报,怪不得神情那么慌张。敖八俚随后将她押送到部队,经审问得知,这是一名潜伏的国民党特务。

  入朝参战

  1950年,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王近山所在部队作为第二批参战部队即将入朝参战。此时,周志坚军长的老朋友、时任29军代军长的王近山向周志坚军长提出,要借敖八俚作为自己的警卫员入朝参战。就这样,敖八俚随王近山于1950年12月进入朝鲜,参加了包括上甘岭战役在内的几十次战斗。最让敖八俚难忘的是在一次战斗中,一发炮弹向王近山飞来,敖八俚立即飞身扑向王近山,把他压在自己身下。军长没有事,自己背部却受了重伤,在医院治疗了两个多月,至今背上仍有一道深深的弹痕。1952年敖八俚随部队回国,王近山亲手把他送回到周志坚军长身边,连声称:“有借有还,这小伙子好样的。”

  东山岛战斗

  1953年,敖八俚任公安边防部队92师80团2营6连连长,随部驻扎在福建省东山岛。7月15日深夜,国民党军的“水鬼”趁夜潜入东山岛,杀害我方哨兵。当时岛上两只军犬在敖八俚脚边撕扯、吼叫,将睡梦中的敖八俚惊醒。敖八俚发觉军犬报警,立即向领导报告,部队因此进入戒备状态。7月16日拂晓,国民党第19军军长陆静澄指挥第45师、第18师一部的2个突击大队及1个海军陆战中队、1个伞兵支队,共1.3万兵力,在海、空军的配合下,大举进攻东山岛。敖八俚所在的第80团虽然只有1200余人,但在10倍于自己的强敌面前,他们顽强地坚守在岛上的核心阵地上,有力地迟滞了敌军的进攻行动。在这次战斗中,敖八俚腿部负重伤,被抬下火线送到野战17医院治疗。

  晚年红歌情

  鉴于敖八俚多次负伤,身体虚弱,组织上分配他到军区后勤部军库保卫科当科长。1957年3月6日,敖八俚转业回南城任商业局局长。

  经受过艰苦生活和战斗锻炼的敖八俚,出于对新中国的热爱,出于对那战火纷飞、激情燃烧岁月的留恋,他一直把红歌挂在嘴边,记在心上,一唱就是50多年。去年,随着红遍大江南北的“中国红歌会”的举办,又把敖八俚重新带到了那峥嵘的革命岁月,使他心潮起伏久久难平。那些熟悉的歌词,激昂的曲调,更是时时在他心里响起。他拿出珍藏多年的红歌老曲谱,组织了一支由十多名社区干部和群众参加的红歌队走进社区,活跃在各街道及市民广场。他的红歌因此唱响社区,唱响在南城县市民广场的各个角落。受到他的感染,人们纷纷聚拢在他的身边加入唱红歌的行列。如今在南城县,这样的红歌队已有20多支,他们走街道、进社区,在唱响红歌的同时,把优良的革命传统四处传扬。

  “唱歌要唱最红的歌。我们江西是革命老区,是红歌诞生、唱响的地方,江西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我们江西人唱红歌最地道、最骄傲、最自豪!”这是敖老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红歌能振奋精神、能凝聚人心、能排难而进,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现实意义。敖八俚老人说,红歌,他将永远唱下去!

相关阅读:

一段幸福的婚姻里,需要你用真心去维护
恋爱时,男生“对你再好”,但是“不能给你这些”还是趁早拜拜吧
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哭诉:其实我们更懂得珍惜
老年人酗酒的危害竟这么大
饭后养生 2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