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时代:等出来个老婆

  排队的时代,物资匮乏。在等待中,人们买来柴米油盐,买来报纸股票,还“买”来了纠纷姻缘、欢乐和泪水。

  60年代   排出段姻缘来

  我的哥哥和嫂子,就是排队结的缘分。60年代的一天,我们河南高碑店有家商店处理“布头”,人们闻讯而来,店前立马排起了长龙。 大家都面带焦虑,翘首以盼。站在我哥前面的是位姑娘,文静秀气。她很幸运,轮到一块深蓝色的“斜纹”布头,一块八毛五。姑娘赶紧掏钱,一把毛票左拼右凑,也还差五分钱。售货员一看钱不够,有点不耐烦:“没钱就让后边买!”姑娘眼巴巴看着,实在不舍。 我哥是个热心人,他毫不犹豫递了一角钱过去:“我来垫这五分钱,你把布头给她!” 售货员接过钱,把标价签和钱一块用悬在头顶上方的铁夹夹住。铁夹穿在根铁丝上,售货员再用力一甩,“唰”的一声,铁夹像小飞机一样向着收银台飞去。

  买了布,姑娘没走,远远等着我哥。不用多说,“火红的年代,火红的心”,两个年轻人一来二去,成就了一段好姻缘。

  70年代   买肉的队里来了 “李鬼”

  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记忆最深的就是排队买猪肉。

  菜市场离我家不远,“近水楼台先得月”,我的一些亲戚或同学,便要我帮忙。怎么帮?我无分身之术,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头天下午,用纸条写上亲戚或同学的名字贴在篮子上,把篮子按顺序放在肉铺排队的地方。第二天,亲戚或同学就可拿了篮子直接买肉,这种不成文的方法,屠夫也认可。后来,有人学样,拿几条凳子或石头也可以充当排队。

  排了队,大家都能按顺序。但也有做人情、走后门或故意捣乱的。有一次,肉铺前挤来一个肥头大耳的汉子,开口便说:“来呀,3斤五花肉、1斤猪肝、2斤腰花!”看那派头,像是一位领导,大家也都没敢去管。汉子还对王屠夫说:“你以后有事要求我的!”王屠夫听那口气,便低下头为他砍好这些肉杂。付钱时,王屠夫结巴着问他:“你是哪个单位的?”汉子掷出一句:“火葬场!”

  这个骗子,大家震怒,狠揍了他一顿。

  80年代   清晨5点人们排队买报

  排队的故事,在上世纪80年代,发生了点变化。人们开始不仅仅为买物质食粮填饱肚子了,精神食粮也变得重要。

  1984年,我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对面,卖起了报纸。丈夫是邮局职工,他去世后,单位为了照顾我,给了我一个流动报摊。从《浙江日报》、《杭州日报》到《经济生活报》,报纸卖得很抢手,每天往往5点不到,就有人在那儿等我了。

相关阅读:

一段幸福的婚姻里,需要你用真心去维护
恋爱时,男生“对你再好”,但是“不能给你这些”还是趁早拜拜吧
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哭诉:其实我们更懂得珍惜
老年人酗酒的危害竟这么大
饭后养生 2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