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诗岁月之 大跃进民歌

  《如诗岁月》第一篇,讲的是“吃饭不要钱”亲历记。的确,1958年是段如诗如歌的岁月。

  农村刚刚从“高级社”转为“人民公社”,仿佛一夜跨进了共产主义,“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的口号响彻云霄,全国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毛泽东是个伟大的诗人,又是伟大的人民领袖。他可能希望,“欣欣向荣”的年代,应当如上古周公时代,礼乐之和风,荡漾在祁山南北那样,全国劳动人民在战天斗地的同时,开创一个“诗歌响彻神州大地的新时代”。

  在他老人家的倡导下,全国呈现了一片诗歌的海洋。我母亲作为小学教师,星期天,总是“奉命”提着墨水桶,用毛笔将报纸上发表的“大跃进民歌”,抄写在村村巷巷的墙壁上。

  江南民居的特色是“粉墙黛瓦”,可以说,那时,几乎所有的白色“粉墙”,被涂上了“新民歌”,也有的还配上了画,有墨水画,也有彩色的画。

  当然,大都是歌颂人民公社的,什么“人民公社是金桥”、“社员都是向阳花”----

  最最有名的“大跃进民歌”,当属那篇:

  栀子花开六瓣头 情哥约我黄昏后

  天长悠悠不得过 恨不得双手扳下毒日头

  我由于是妈妈的儿子,所以,理所当然地,我成了妈妈的“助手”,搬个凳啊,递个墨水啊什么的,也所以,这“大跃进民歌”,给我印象很深。

  遗憾的是,“诗歌的海洋”未能持久,随着“三年自然灾害”的出现,人民对诗歌的热情消失了,它留给历史的痕迹,也是极为淡淡的------

相关阅读:

一段幸福的婚姻里,需要你用真心去维护
恋爱时,男生“对你再好”,但是“不能给你这些”还是趁早拜拜吧
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哭诉:其实我们更懂得珍惜
老年人酗酒的危害竟这么大
饭后养生 2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