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4月,根据约瑟夫·斯大林的命令,一群“格鲁吉亚酒鬼和胡作非为之徒”在莫斯科遭到逮捕。究竟是出自何种原因,才使“苏联人民之父”这般厌恶自己故乡的同胞呢?
格鲁吉亚叛逃分子大肆造谣
卡卡巴泽,五十岁,格鲁吉亚人。生长在商人家庭。十月革命之前,他在科尼城做生意。1917年,在十月革命后加入共产党,在合作社担任一系列重要职务。在1925年、1927年和1929年,他多次出国参加国际合作社大会。然后,卡卡巴泽当上了农业银行主席。后来,他成为格鲁吉亚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和人民委员会副主席。1931年,卡卡巴泽以“矿产出口”全苏联合体主席的身份前往德国,并在那里的“锰矿出口”公司挂了个经理。1932年,他以签亏本合同为罪名,告了“锰矿出口”公司总经理罗佐夫和“矿产出口”董事会主席萨尔塔诺夫一状。中央监察委员会着手调查后,将罗佐夫调离了柏林,并让卡卡巴泽去柏林接替了他的职务。
然而,在1934年春天,为了尽快赚到钱,卡卡巴泽决定将所知道的斯大林及身边人的情况和盘托出,通通告诉西方媒体。究竟这位叛逃者把秘密告诉了哪些人,政治保卫总局还没有查清。但在1934年4月7日,塔斯社驻伦敦记者搞到了一篇正在编写的稿子,并抢在英国《星期日快报》登发前一天,将文章内容电告了莫斯科。
《星期日快报》的这篇文章登载一天之后,苏联驻伦敦外交全权代表处给斯大林发回一封电报:“这一篇题为《斯大林雷帝》的文章中,充满了对斯大林最恶毒的中伤和人身攻击,其捏造和卑鄙程度超过了此前的所有叛逃者。在昨天,文章原件已由塔斯社用航空邮件寄回。”
不用说,这家报纸试图以公布轰动性的材料制造出尽可能大的影响。他们在文章中写进了大量细节,尽管尽皆纯属臆造,但对读者却足以产生强烈的冲击。例如,文章信口开河地说,斯大林就住在伊凡雷帝过去的寝宫内。关于列宁住过格鲁吉亚的庄园,这一说法也不符合事实。送列宁去格鲁吉亚海岸休养的打算确实有过,但其实并没有实施。这可能是斯大林同身边人谈及过此事,最后通过熟人传到了卡卡巴泽的耳朵里。
另外,文章中还有几处引起轰动的诽谤性描写:“在他的汽车前面,有两辆大汽车开道,而后面还跟着两辆。它们每一辆用的都不是普通车灯,而是探照灯。斯大林的汽车则完全隐没在黑暗中……在莫斯科城外,他有一座三十万英亩的庄园,名叫祖巴洛夫卡庄园,距克里姆林宫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在得到这个庄园后,他夺走了所有农民的财物,并将他们送进城里做工。”
文中有些细节说得有鼻子有眼,似乎使人不由得不信。例如,文章描写了斯大林热闹的宴会上的情景:“那一个个快活的夜晚,都与少妇们一同度过。起初他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近两三年才变得老成持重起来。这些事儿只有叶努基泽一个人总是在场,他的职务使他很清楚,应该对斯大林提供多少服务,多少领袖的敌人应该送交劳改营管理总局。斯大林活得就像沙皇,一年要挥霍三十万英镑。”文章有一处最令人不快的地方,这大概就是对斯大林外貌特征的描述,说他“长着一对小猴眼”。
对格鲁吉亚同乡处处设防
究竟对这一事件作何反应,莫斯科内部也发生了分歧。经反复研究,大家一致认为,这种事提得越少就忘得越快,所以斯大林最终决定低调处理。但在这起事件过后,领袖便把账算在了格鲁吉亚同乡身上。4月13日,斯大林一拿到卡卡巴泽文章的翻译稿之后,对格鲁吉亚各类办事机构大批人员的逮捕就在莫斯科拉开了序幕。这些机构中有格鲁吉亚政府的,也有农庄和企业的,他们这些人此前在首都生活得可谓有滋有味。
到了第二天,斯大林向外高加索边区委员会书记贝利亚发去一封密电:“除在莫斯科各宾馆逮捕的格鲁吉亚酒鬼和胡作非为之徒外,在列宁格勒也抓捕了一批胡作非为之徒。所谓格鲁吉亚经营机构的代表如此放荡不羁,是外高加索的莫大耻辱。若不想让外高加索单位被状告到联共(布)中央,我们责成你立即采取措施,杜绝那些不成体统的事情。已实施措施请上报。”
过了一些时候,斯大林又下达命令,对格鲁吉亚办事机构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核,以查实混乱的财务账目和肆意挥霍的情况。1934年7月,一起格鲁吉亚胡作非为之徒挥霍案被提交法庭,但审讯是悄无声息地进行的,没有惊动苏联各大中央媒体。就这样平静地过了几个月,叶努基泽被悄悄地解除了职务。他的罪名是选拔干部失察,使恐怖分子渗入其中,尤其是在他所掌管的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书记处。
政治局在决议中说:“关于该机构混乱不堪的程度,有一点是个很好的证明:联共(布)中央曾专门组成一个委员会,对书记处工作人员进行审查,结果一百零七人中只有九人够资格留在克里姆林宫工作,其余的人要么被解职,要么被调出克里姆林宫。应当说,克里姆林宫恐怖小组的许多参与者,尤其是女性成员,都直接利用了叶努基泽同志的支持和有力袒护。这些女工作人员中,许多人都是由叶努基泽同志亲自安排的工作,他还与她们中的一些人姘居。不言而喻,叶努基泽同志对有人蓄谋刺杀斯大林同志一无所知。由于失去政治警惕性,对故交表现出共产党人不应有的热心,结果他被阶级敌人利用。叶努基泽同志将为此承担全部政治责任,因为他在选拔工作人员时,仅凭与事业利益无关的想象,从而使敌视苏维埃政权的恐怖分子渗透到克里姆林宫。”
1935年3月,叶努基泽被调任外高加索联邦中央执委。而到了6月,他在联共(布)中央全会上就被解除了中央委员职务,并同时被开除出党。就在这一年,从莫斯科流向格鲁吉亚的“金钱雨”就干涸了。而在整党以后,格鲁吉亚籍党员的人数也明显减少。
相关阅读:
一段幸福的婚姻里,需要你用真心去维护
恋爱时,男生“对你再好”,但是“不能给你这些”还是趁早拜拜吧
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哭诉:其实我们更懂得珍惜
老年人酗酒的危害竟这么大
饭后养生 2